自宋代以后,为何再也没有王朝定都于关中呢?

如题所述

就像黄金是天生的货币一样,关中天生就是首都的命。西周、秦、西汉、北周、隋、唐等,都定都于关中。定都于洛阳的东汉,末年又短暂的迁都长安。宋太祖欲迁都时惦记着长安,明太祖也派太子到长安考察以备迁都。

也难怪皇帝们惦记着关中、长安。关中地区有富饶的800里秦川,四周又有险峻的地形可守,是真正的“帝王之资”。另外,自古秦人耐苦战,关中人尚武善战,关中大军先后有5次出关统一天下。

商朝时期,关中地区的周人东出,灭商建立了周朝。

周朝时期,关中地区的着黑衣的秦军东出灭掉了六国。

秦朝时期,刘邦带着关中地区的汉朝大军东出,再次统一了天下。

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的关陇集团集结大军,逐步统一天下,建立隋朝。

隋末,关陇集团的李氏家族在关中建立唐朝,并从这里出发,先横扫华夏诸侯,然后出塞扫平周边的国家。

如此富饶、安全,又有强军的关中,自然是皇帝们的至爱首选。然而从宋代开始,关中地区的“王气”似乎用尽了。再也没有一个朝代愿意建都关中,这是为什么呢?

一,粮食产量粮食产量不足,是关中地区的天然短板。

关中地区虽然号称东西800里秦川,但是很狭窄,总面积只有3.6万平方公里。仅凭关中的粮食产量,是不足以供给首都所需的。

关中地区的粮食,在满足关中人民的需求后,剩余也不是很多。用来养活首都的人口,是有所欠缺的。

二,关中地区的气候变迁,使得粮食产量逐渐下降。

先秦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温暖湿润,甚至比现在的江南还要高温多雨。例如,河南省以盛产大象闻名,所以才被称作“豫”的。与河南同纬度的关中地区,也同样的温暖湿润。


《史记·货殖列传》载:“渭川千亩竹”,也是产柑橘的。


据竺可桢考证,关中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一直保持到在西汉前期。从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开始出现持久的大幅度降温。

汉武帝以前,只在公元前176年、公元前144年出现过“大雨雪”的记录。32年只有两次雪的记录,还是“雨雪”、是混着雨下的。然而到公元前115年、公元前114年,连出现了大雪的记录,可见降温的幅度是很大的。

降温与干旱似乎是孪生兄弟,关中地区的降水量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了干旱。史载:“王莽以来,天下旱霜连年,百谷不成。”

如此灾情,粮食产量的下降是必然的。没粮食,皇帝是很难做得。于是,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关中地区之外的洛阳,并延缓了对西域的经营。

之后的曹魏定都于关中地区之外的许昌,晋朝定都于洛阳。

这次降温与干旱持续了很久,导致频繁的旱灾与冻灾。到晋朝时期,自晋武帝以后“无年不旱。”

三,关中地区的粮食不足,导致隋朝漕运的兴起,大运河的修建。

隋朝统一后,随着所辖面积和人口的增长,长安的官员、军队数量剧增。对漠北、西域的战争一直都在持续,军粮自然要从关中地区带足军粮。关中地区那3.6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产出的粮食根本就不够。粮食问题,开始成为皇帝的头号难题。

隋朝时期,首都地区的粮食供给,主要依靠关东粮食,是通过漕运运入的。为此,隋文帝修建了广通渠,设立了许多仓库。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更是修建了大运河,确保粮食源源不断输入。

四,粮食问题,导致唐朝的政治中心从长安逐渐向洛阳倾斜。关中地区的“王气”,开始东渐。

隋朝开始,关中地区出现了气温回升和降雨量的增多。粮食产量自然有所增加,但粮食产量仍然不够。

唐朝的疆域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除了本土的人、域外的胡人也大量涌入长安。长安的人口剧增,达到了一百多万。唐太宗李世民在享受“天可汗”的尊荣时,也得想办法喂饱长安的一百多万张嘴。

长安的一百多万人,衣食住行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数量是庞大的。从洛阳到长安的漕运是有限度的,陆运效率低下成本又太高。

李世民只好想办法把长安人口分流到洛阳,让洛阳承担一部分首都的功能。但是考虑到洛阳无险可守,只好实行“双都制”。

李世民于627下令,把隋朝在洛阳的宫殿改为洛阳宫,并在洛阳办公、居住了2年之久。

657年,唐高宗李治正式把洛阳定位东都。

五,北宋朝时期,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经济重心的东移。

宋朝建立后,定都河南的开封。宋太祖赵匡胤觉得,开封四周的地形全是平原,无险可守,赵匡胤提出,迁都到长安或者是洛阳。因为朝堂诸位大臣的反对,只好作罢。

那么,宋朝的朝堂上为什么反对迁都呢?因为当时北方地区严重干旱和环境恶化,关中地区尤为严重。

关中地区和北方其它的地区一样,在隋唐时期,气候朝温暖湿润转变,到唐朝晚期,再次开始了降温、干旱的周期。而关中地区除了干旱、降温的气候干扰,还有人为的环境破坏。

关中地区在商鞅时期开始大开发,环境一直处在超负荷状态。以植被为例,到唐朝已经破坏殆尽。

唐朝时期,长安的人口超百万,所需燃料很多。那时候,燃料就是木柴。长安的一百多万人口,长安以外广大的的关中人民,都是要生火做饭的。所需木柴的数量,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而除了做饭所用的木柴,铁匠铺里用的燃料是木炭。关中地区的铁器制作,需要的木炭也是天文数字。另外,官员、富人家里用的燃料,也是木炭。而木炭是用木柴烧制的木柴,需要浪费更多的树木。

在唐朝,伐薪烧炭是个庞大的产业,从业者甚众。所以,才有了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

如此巨大的消耗,关中地区的林木、甚至野生的蒿草,都被采伐一空。唐朝晚期,政府不得不对木炭采取配给制。官员每天2斤木炭,外国来华人员不得超过3斤。

到北宋,关中地区的植被已经惨不忍睹了。李世民的昭陵,树木也被砍掉做了木柴。宋朝皇帝专门下圣旨,禁止采伐昭陵的树木,可是无济于事。

连柴都供给不起,粮食产量能好到哪里去。如此的关中,如何能做首都。

六,朱元璋迁都打算~~~关中最后的希望。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定都现在的南京。南京富饶、险峻,却偏居一隅,不便于统筹全国事务,做首都是有欠缺的。朱元璋动了迁都长安的打算,派太子朱标前去考察。

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前去关中做考察。考察人员的规格如此之高,可见朱元璋对迁都长安,心中很可能已经有了决议。派太子考察只是象征性的,只为堵住朝臣的反对而已。

想必朱标出行前,朱元璋已经对关中地区做过功课了。朱元璋看好关中的具体依据,我们不得而知。可能是关中地区经过金国、蒙古人的荼毒,人口稀少,环境又恢复了吧!

可惜的是,朱标第二年就死了,死在了考察的途中。朱标死后,他的考察资料被送到南京。

朱棣受到丧子之痛的打击,再也没有心思迁都,一心为孙子消除隐患,杀功臣去了。

朱元璋的孙子继位后,北京的朱棣南下夺了江山,把首都迁到北京去了。

清朝入关后,要依托满洲老家才能安心,到汉人的腹地为首都是不可能的 。

民国、已及后来的新中国,要依靠大海发展经济。首都只能在离海很近的地方,关中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当时的船只技术已经发展到很强大了,可以建造巨大的船了,经济发展的天平也开始倾向沿海地区了,所以都到沿海地区定都。
第2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宋代以后,政治经济中心就南移了,关中不再是中心。
第3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当时的关中地区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加上人口的流失已经不适宜再做都成了。
第4个回答  2020-10-26
在魏晋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到了宋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就完成了,作为我国的首都,自然会选择经济繁荣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