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首富”盛宣怀千万家产是如何败掉的?

如题所述

盛宣怀是清末民初时期的传奇人物,他不光博学多才,敢于创新,在推进洋务运动和发展实业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此外,盛宣怀利用官商的身份,创办了不少实业,借机聚敛了丰厚的财富。

据《中国近代史上关键人物》中记载,盛宣怀去世后,经过盛氏财产清算处核算,他留下的遗产多达1160万两白银,而这也是当时公布于报端的详细数字。其实,在盛宣怀临终前,就曾对遗产分配问题做过一些考虑。盛宣怀的父亲曾在家书中建议过,给子孙后代留一点不动产,让他们守着不动产吃利息就算有福气了,切不可有多少给多少,那样只能养出一堆纨绔子弟来。

盛宣怀也很赞同父亲的观点,所以他在临终前,把遗产分割成了两半:一半平均分给五房子孙,另一半则用来建立“愚斋义庄”。建立“愚斋义庄”在盛宣怀来看,不光是保住家产的办法之一,并且还能投资生息。生息的部分既可以作为盛氏家族公用,比如资助盛家子孙读书,或者贫困家庭等,同时也可以做社会慈善,继续为盛氏家族赢得好名。说起来,盛宣怀一生迎娶过7房妻妾,先后生下了8儿8女。

不过,除了女性没有资格继承遗产,再加上长子盛昌颐英年早逝,而次子、三子和八子早夭,因此能继承遗产的也就是老四盛恩颐、老五盛重颐等5位子孙,他们人均分得了116万两白银。按理,家大业大,就算子孙不争气,凭着到手的遗产和“愚斋义庄”的利息,盛家在上海依旧应该是不倒架的豪门望族,然而“富不过三代”像个魔咒一样,让巨富之家居然在短短数年便由盛及衰败落下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盛家第一个败家子,必须是盛家老四盛恩颐。盛恩颐是庄夫人所生,由于他出生的时候,前面3个哥哥不幸早逝,他便成了盛家的命根子,因此从小备受宠爱。盛宣怀也把盛恩颐看作是接班人,对他多有栽培,不仅让他在英美留学,还在他归国后,把汉冶苹公司交给他来打理。然而,金山银堆里长大的盛恩颐却是个嗜赌成性,挥霍无度的纨绔公子。盛恩颐做过不少名动上海的“豪举”。

比如他是旧上海第一个买进口奔驰的人,为了炫富,他还把车身换成了银制的。再比如他在赌场上,一晚上就把100多幢房子的弄堂输给了浙江军阀卢永永祥的公子卢筱嘉,而且输得面不改色心不跳。至于平时的奢侈荒唐也就不必一桩桩一件件拿出来说了,总之在盛宣怀去世后,由于无人管束,他就更加放纵,分得他的遗产也很快挥霍殆尽。1927年,作为一家之主的庄夫人也因病去世了。

这样一来,嫡子身份的盛恩颐就成了家里能做主的人物了。安葬了庄夫人后,盛恩颐和家人发现,庄夫人的养老金还剩下近300万大洋,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于是,有人建议应该按盛家的老规矩,把这笔钱一分为二,一半放进愚斋义庄。不过,盛恩颐马上就表示反对。

不光反对,他还联合其他几房子孙向上海临时法院提出要求,要把愚斋义庄的那一部分的财产提出来,由五房子孙平分。由于当时法制不健全,再加上南京国民政府才建立不久,正是缺钱的时候,所以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将愚斋义庄的40%充为军费,剩余60%由盛家自行分配。本来,五房子孙在平分了60%的遗产后,大家都没有异议。

可是这一次七姑娘盛爱颐表示不服,原来这一年国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妇女运动决议案》,明确在新民法中规定了未婚女子享有分配遗产的权利。盛爱颐由于尚未婚配,按照新法规,当然也有分配遗产的权利,于是她就一纸诉状把分得遗产的三个哥哥和两个侄子都告上了法庭。由于新民法才推出不久,盛爱颐争家产的案子就变成了一宗女权案,因此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关注。

这宗案子的结局,自然是让盛爱颐赢了官司,分得了50万遗产。眼看着盛爱颐分得了一笔家产,没嫁人的八姑娘盛方颐也立刻如法炮制为自己争回了50万元的遗产。1929年,国民政府再次出台了《已婚女子追溯继承财产实行细则》,明确规定,女子不分已嫁未嫁,都与男子享有同等财产继承权。新的法规出来后,盛氏家族的女儿及孙女们也纷纷与盛恩颐等子孙们对簿公堂,于是盛宣怀留下的遗产很快就瓜分干净,而偌大的盛家也自此分崩离析。

败得最快的就是盛恩颐,他好吃懒做,又好赌成性,所以很快就把手中的遗产败了个精光,以致连买张公园门票的钱都没有,最后穷困潦倒而死。五子盛重颐倒是没有恶习,并且在地产方面还做得颇有心理。但是时局动荡,生意不好维系,于是他学别人做股票,由于没有经验,亏得血本无归。解放前夕,他用仅剩的一点本钱在香港开股票交易所,结果再次被骗,自此后他就在穷困潦倒中挣扎度日了。

至于七子盛升颐,也许是庶出的原因。他在盛家子女中一向不起眼,后来为了事业,居然将太太献给了孔祥熙的公子孔令侃,这一度让他备受耻笑。显然有这样的儿女,别说千万家产了,就算盛宣怀有金山银山,也一样会被败得干干净净。(参考资料:《盛宣怀传》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4
胡雪岩家败就是盛宣怀所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