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9阿拉伯数字行书写法

如题所述

1一9阿拉伯数字行书写法如下:

数字1:不要直写,是斜斜的,但不要太斜,不要理解为两个对顶角点的相连,而是右上角不到起笔后到左下角一点不到收笔。

数字2:它的形象似坐地的小鸭子,但要注意,头要写圆润,身体要写平.收笔的一横要从左下角写到右下角,一笔写成,不停顿。

数字3:象似两只耳朵合成,但注意是上小下大此,大小4:6的比例.头和2的写法一样,要圆润些,上耳写完时稍要慢一些连体写下耳,不要快,以免在交接取可能会形成圆圈。

数字4:关键掌握两竖笔,都要写成斜斜的,第一竖斜度大些,要比第二竖长一些,横笔要在日字格下半格的一半处横出来。

数字5:与4一样,竖笔要斜,70到80度角就好了,在左上角过来一点起笔,到中线开始画半圆,最后的一横要看好连接。

数字6:起笔在上边线中点不到的位置,是一条有点弧度的线,然后画圆在下格收笔就行了。

数字7:只要注意收笔在下边线中点处就好,竖也是稍斜的。

数字8:这个数字在所有数字中,是不好写的一个,写得不好真还不好看.它的形成并不是两个圆形成的,是一个S再回一个斜竖线.整体上小下大.因此起笔在右边线过来一 点,圆圆的写的时候不碰到左边线就转弯下半边圆要碰到下边线的然后斜,斜的到起笔处.注意不碰到起笔,不能画圆。

数字9:注意起笔点在右上角下来一点,画圆,占上半格,回到起笔处后斜竖,到下边线的中       点靠左一点收笔。

数字0:可说似一个斜放的鸡蛋.起笔在右上角外,斜着写,要写的扁扁的,弧线尽量圆润圆整。

阿拉伯数字(Arabic figures,又称印度数字)由0,1,2,3,4,5,6,7,8,9共十个计数符号组成。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起源: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种姓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

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演变:

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称为哈拉巴数码的铭文记数法。到公元前后通行起两种数码:卡罗什奇数字和婆罗门数字。

公元3世纪,印度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公元4世纪后阿拉伯数字中零的符号日益明确,使记数逐渐发展成十进位值制,例如公元8世纪后出现的德温那格利数字。

大约公元9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地区,从原来的婆罗门数字导出两种阿拉伯数字:被中东的阿拉伯人使用的东阿拉伯数字和被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使用的西阿拉伯数字。东阿拉伯数字和阿拉伯人使用的形式很相似,西阿拉伯数字后来发展成我们广泛使用的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