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gdp城市排行2021

如题所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自2014年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以来,广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率先出台全国首个跨境电商RCEP专项政策,率先打造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公共分拨中心;
白云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迈进千亿元大关的空港口岸。
广州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新兴产业释放活力,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抓住新机遇,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发展活力和韧性不断增强。
战略新兴产业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州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按可比价格计算,2012年-2021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增速高于全国(6.6%)、全省(6.9%)。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广州人均GDP从2012年的95550元提升至2021年的150366元;按现价计算,2021年是2012年的1.5倍;按平均汇率折算为23307美元,达到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2012年,全市三次产业占比为1.4:36.2:62.4,第三产业持续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升,成为推动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9年超70%,2021年提高到71.6%,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27.3:71.6。随着“制造业立市”的提出,产业结构及时调整,第二产业地位加固。第二产业占比在2017年低于30%,随后波动回升,2021年回升至27.3%,2022年上半年回升至28.0%;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23.3%回升至2021年的23.8%,2022年上半年回升至24.8%。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让千年商都更开放
广州制定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协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大力实施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同时,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制定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若干措施等政策,加大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改造。2021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达3016.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2年的58.0%提高至59.3%;形成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都市消费工业等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球“智车之城”“新型显示之都”“生物医药新高地”建设蓄势聚力,2019年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的“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推进重点商圈升级改造,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带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尤其是2021年7月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千年商都以更开放的姿态、全面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提供发展机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122.56亿元,是2012年的2.3倍,消费规模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位列第4;2012年-2021年年均增长8.8%。网络消费规模逐步壮大,直播电商先发优势突出,跨境电商加速发展。自2014年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以来,广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率先出台全国首个跨境电商RCEP专项政策《广州市把握RCEP机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率先打造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公共分拨中心。白云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迈进千亿元大关的空港口岸。
忙碌的广汽埃安生产线。
三大国家级经开区释放强劲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以有力的政策支撑以及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推动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商品进出口总值超万亿元。2021年,全市完成商品进出口总值达10824.94亿元,2012年-2021年年均增长4.3%;其中出口总值6311.26亿元,年均增长6.1%。服务贸易规模居全国前列。全市共有5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全市服务进出口额约500亿美元,是2012年的2.7倍,规模位列全国第4。
民营经济增加值破万亿元。201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为5374.15亿元,2020年突破万亿元,2021年增加至11492.50亿元,2021年是2012年的2.1倍。民营企业活力迸发。2018年-2021年,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增长6.6%,规上服务业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9.4%。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积极推动国家经济开发区、自贸区等战略性平台的高质量发展。广州三大国家级经开区中,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008.19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3505.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12年-2021年年均增长8.1%,在2021年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实际利用外资、财政收入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第一;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63.54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71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15年-2021年年均增长13.0%;南沙2012年获批国家级新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于2015年正式挂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南沙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不足800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突破2000亿元,达2131.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12年-2021年年均增长11.6%,明显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5.1:72.7:22.2调整为3.3:41.6:55.1,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近3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由不足900亿元提高至26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增长迅猛,整车出口超2.7万辆,打造汽车跨境贸易国际枢纽。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投资项目223个,落户的港澳企业2700多家,投资额达1170亿美元。2022年6月初,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南沙将迎来新的重大机遇,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