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幼儿进行启蒙教育?

如题所述

1、多陪孩子聊天,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却非常愿意去说,导致很多家长没有耐心陪孩子交流,最多是敷衍的回话。然而深入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对孩子的智力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家长需要付出的是一点耐心和时间。
2、多陪孩子玩游戏,对于孩子来说爱玩是天性,文化知识过于抽象,孩子觉得枯燥,但把一些知识融入游戏当中,则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在体验中学习,能更好的提升理解力和专注力。
3、注重思考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启蒙教育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这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我们要注重与孩子沟通,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并适当进行引导,比如用提问的方式引号孩子思考,比如把思考的方便变成具象化的事物演变过程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6
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1、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 上科学。为此,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

2、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中去。为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幼儿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3、科学实验室是发展幼儿对科学兴趣的很好场所,那里有丰富的材料,幼儿可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从小培养的兴趣会成为幼儿以后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可以说,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培养起来的兴趣,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1、生活的每个小环节都蕴含着多种科学知识,所以对于孩子的科学教育,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认真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为什么”,和他们共同努力寻求答案,获取知识。

2、一次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许多蜻蜓都飞的低,他们就互相讨论起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蜻蜓?”“它们为什么飞得这么低”?这些幼儿都很感兴趣,于是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蜻蜓低飞和天气的关系。

3、还有一次,早晨的雾特别大,有些孩子把雾称为烟,我及时地进行了纠正,告诉幼儿雾的形成过程,但幼儿并未完全理解,我又通过实验让幼儿掌握了这一现象的形成。

集体教育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

1、教师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育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例如:有一次在“采鸡蛋”的活动中,当老师慢慢跨上用4只鸡蛋支撑的木板时,幼儿不约而同的惊叫起来:“不能采鸡蛋会碎的!”然而鸡蛋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破碎,此时幼儿的兴趣激发起来。

2、接着老师又拎起两桶水,当幼儿发现鸡蛋在如此大的压力下仍没有碎时,一齐鼓起掌来了,说:“老师会气功。”这时老师却神秘的说:“老师不会气功,秘密在这里。”在本次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地推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

运用大自然,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关心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1、运用大自然,充分体现教育的实践性、直观性,丰富了孩子的直接经验,使他们身临其境,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指示。我们生活在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大自然组织幼儿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2、到田野里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到树林里去采集树种;到河边观察游来游去的小鱼。让幼儿在大自然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感觉四季的不同,并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其无穷的乐趣。

创设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

1、在活动中,还要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和兴趣。接纳和支持幼儿的兴趣和观点会使幼儿产生安全感

2、幼儿原本也是最诚实、最尊重客观现实的。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幼儿会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作出回答和解释。

3、在幼儿的回答与教师预想的结果不同时,教师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26
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接触各类形状颜色的物体。
第3个回答  2022-08-26
做一件让他能记住的事
第4个回答  2022-08-26
本人是育婴师 小学老师 我的建议是不要在孩子学习之前就厌恶学习 在玩耍中学习是最好的方式 孩子接受度也比较好 如果不是底线问题 不要打骂孩子 只需要让孩子尊重你 孩子就会听你的话 启蒙教育最好分为德智体美劳 引导孩子的兴趣 比如和孩子一起画画 做手工 一起运动 或用开发智力的玩具 进行蒙台梭利教育 这些都对幼儿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