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代码是多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3-04-04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的院校代码为13816。学校前身是于1995年成立的剑南武术馆有2004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四川警安职业学院有2012年,更名为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有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院介绍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护理学、艺术学等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业”试点学校。

根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罗江校区和绵竹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2245.4亩。

质量工程

根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省级民办重点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应用型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思政课程”示范课程,2门省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省应用型本科示范课程。

省级民办重点特色专业有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省级特色重点建设专业有酒店管理。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有车辆工程。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有财务管理。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汽车机械结构、仓储管理实务、酒店营销实务。

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有FPGA技术及应用、数学建模。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管理类)、旅游经济学、财务管理学、学前教育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

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课有工程测量。

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成果

2020-2021年,学校获四川省民办高校2021年“产教协同育人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有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

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成果奖有“一带一路”倡议下“一基一体”两突出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三式四师五管六抓六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

学生成绩

2020-2021年,学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3项,省级一等奖27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54项,优秀奖9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学校有教师1092人,其中专任教师901人,外聘教师38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7.1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57.71,双师双能型教师占26.3有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42有1,生师比为20.79。

国际合作

根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老挝、尼泊尔、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2018年3月,学校与泰国梅州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有4月16日,学校与日本医疗大学缔结成为友好学校,并正式启动与对马医疗福祉集团共建的对马国际医疗福祉班,共同合作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有17日,非洲加纳摄政大学科技学院校长尼古拉斯、库马里西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学院院长Poku博士、研究所所长Darko博士来校展开交流合作访谈。

校企合作

2018年11月12日,学院与四川兴天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意向有11月28日,学校与罗江区人民医院、绵竹市人民医院、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广汉市人民医院、德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等10家友好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有12月21日,与康年国际酒店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康年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和“川工科康年国际酒店管理卓越人才养创基地”。

校地合作

2018年3月,学校与罗江区教育局机器人、国防暨科技创新教育举行校地合作座谈会有4月,罗江区高教职教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揭牌仪式在该校指挥部举行。

2017年12月,学校与罗江经开区以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科研合作等校地合作内容展开交流,并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对口帮扶

2019年4月,学院与对口帮扶的马尔康市沙尔宗镇联合举行帮扶工作座谈研讨会。

科研平台

根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院士工作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市级社科研究基地,4个校级科研机构。

院士工作室:中国科学院顾秉林院士工作室。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专用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级社科研究基地:德阳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中心、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研究中心、红色歌谣研究中心和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车辆工程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李调元研究会。

科研成果

2020-2021年,学校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04项,实现包括科研论文、获奖、专利等在内的科研成果186项;获德阳市社科成果奖3项;获德阳市社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9项。

馆藏资源

根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230万余册,有中国知网、超星期刊、超星读秀、万方智搜等资源数据库,开展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TSL)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