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组织的职责与定位,确保业务有效开展

如题所述

 把握以下三大原则去完成组织职责与定位即可

1.目标任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组织结构的全部设计工作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此,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及其每一部分的构成,都应当有特定任务和目标,并且这些任务和目标应当服从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要求。每个机构的任务和目标就是这个机构或者机构的每一部分、每一个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即他们所要干的事情。因此设置组织机构要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岗位、设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做到人和事的高度配合。绝不能因人设事,因职找事,更不能使三个人的事让五个人去干,以免造成人浮于事或人才的浪费。此外,从目标任务原则出发,当企业的目标任务发生重大变化时,例如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时,组织机构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以适应新的目标任务的需要。又如,企业进行机构改革时,也必须从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出发,该增则增,该减则减,避免单纯地把精简机构作为改革的目的。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而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权力是责任的基础,有了权力才可能负起责任;责任是权力的约束,有了责任,权力拥有者在运用权力时就必须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不致于滥用权力;利益的大小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愿意担负责任以及接受权力的程度,利益大责任小的事情谁都愿意去做,相反,利益小责任大的事情人们很难愿意去做,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有责无权,有权无责,或者责权不对等,或者责权利不协调、不统一,种种情况都会使组织结构不能有效运行,难以完成自己的任务目标。此外,这种不合理的组织结构既不利于激励员工,也无益于管理监督。例如,企业的厂长(经理)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负全面责任,如果只要求他履行相关的责任,而不授予他应有的权力,他就不可能完成自己承担的责任。

总之,责任、权力、利益必须相统一。这一原理适用于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层次,特别是高层管理层。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

企业的任务目标的完成,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因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部门,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各专业部门必须加强协作和配合,才能保证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以达到组织的整体目标。总之,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但随着分工的深入,会增加管理组织结构的单位或人员,增宽管理组织的横向幅度,使管理的协调任务加重和协调难度加大。因此,企业在给管理组织结构定位时,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既要组织精干又要使组织高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