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三大主角的性格“缺陷”都有什么?与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大宅门中的三大主角,一生大开大合。

犹如巾帼英雄一般的二奶奶自不必说,一片颓势的白家交到她手里,不出几年换了一片全新的局面,如果说白景琦是大宅门的门面,她就是当仁不让的灵魂人物;

从小撒尿和泥、喂金鱼安宫牛黄丸;长大后当街抢“花”车、用一泡屎放在当铺换做生意启动资金的白景琦,是个活 土 匪,也更是个大是大非顶天立地的老爷们;

大宅门里白三爷,自小不学无术,长大后也没少让一姐两个哥头疼,坑家产、玩失踪,他更是个荤素不忌的,却在最后关头,全了白家百年的颜面。

今天,就想说说这三个人。

白二奶奶的贤能,很不用说。

一出场她就是一个战斗力MAX的精明女人,在公公白萌堂一心只想着老二“报仇”,洗刷让白家行医蒙尘的屈辱时,只有她试探性地劝说公公,其实现阶段重要的不是挥拳出去,而是忍耐下来,让时间分晓。

虽然她的建议没有被老爷子采纳,但老爷子也因此对二儿媳妇的思维和格局刮目相看。二奶奶事事冲在前头,比如在白颖园被抓后,第一时间以请安的名义去到詹王府拜访老福晋,虽然没说什么,却暗示了态度;再比如先用计摘下百草厅的牌子,后来力排众议动了修 祖 坟的银子拿来盘铺面,又节衣缩食留住了药柜上的老伙计,与宫内的当红老人儿攀上了关系。

看起来酣畅淋漓,实际上一个女人走起来步步是心酸的。

能在大是大非上看长远并不稀奇,难能可贵是她不仅能运筹帷幄做生意,又很能看得透人性,没有因为失势轻贱,也没有因为得势洋洋得意。

但在她传奇的一生中有一件事,做得很值得玩味——

白家虽然经商,可自诩清流人家,对社会的三教九流之分中的“下 等”很是介意。

她不同意玉婷心悦于戏 子万筱菊;更不允许曾经沦落风 尘的杨九红进门。

有人说,因为杨九红原本就德行有亏,二奶奶严格地把持着白家是正确的,这种说法的佐证是九红后来“黑化”逼 死了槐花;

但笔者却认为,是二奶奶的门第之规放在了前面,所以九红的心理变化才会发生。二奶奶,可以将世 仇的女儿黄春迎进门,哀叹一句“父母的事儿,跟孩子有什么关系啊”;她也能宠着香秀和槐花,让穷人家的闺女有了靠近景琦的机会;她能将落寞出宫的王喜光请回家做大管家;

却独独不能将杨九红认下,连死后都不能。

不仅仅是这样,为了不让孩子“长歪了”,她甚至用不近人情手段要求白景琦将佳莉抱到了自己身边,多年来灌输了仇 母的心态。九红的出身,她不能选,能屈能伸,她认了很多年。在这场不被认可的婆媳纠葛中,九红固然偏执有错,但二奶奶并非是一个无辜者。

她以门第之由,将九红推进了那扇善妒的门。

再说说景琦。他是个重情义的好男人。单说遇险那一回,为了黄春他留在了北京城。当白家让他舍了黄春,假装一切都没发生时,这个老爷们说要顾好自己的媳妇儿和孩子。

也的确,他并没有让老婆孩子饿着,起初他将二十二家泷胶庄溜达个遍,整合了自己的一套配方,一举打出了自己的口碑,随后以小博大,打通了东西南北的销路。

从一无所有到给妻子儿子一个依靠,他只用了不到八个月。

这样一个人,虽然看起来不走寻常路,却从来不在医药上缺斤少两,这是他作为医学子弟的本能。有人说他的一生,挣多少钱没数,花多少钱也没数,一直是个通透放旷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人,偏偏处理不好下 半 身那点事儿。

如果说他和黄春的感情,是青梅竹马多年的水到渠成。那么他和九红、和槐花的婚姻里,他从来没有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既然收了九红,也曾看到她的努力和真心,却没有在她抽鸦 片 膏、因为失去孩子而无助、几次哀求二奶奶而不成的时候,没有作出任何努力。

既然纳了槐花,又不曾给槐花一丝庇佑。原著中有一段:有一阵子,景琦身子不好,槐花做了清粥小菜让他吃;九红冷嘲热讽:紫米粥最养人,怎么没上紫米粥,现在就去做!

她将槐花如丫头般地使唤,如小偷样的羞辱,景琦从来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直接后果是,九红疯魔了,槐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件事尚未平息的时候,他又想要三媒六聘地将香秀抬进了门。

一个大男人,在事业上杀伐果决很值得敬佩,但在感情上如此荒唐,让人心凉。

之所以看到两大主角人性中的“缺陷”,不是想要为这个角色定性,而是感慨,即便是主角,也是凡人,既是凡人,就没有尽善尽美。

就好像那句话:“我们的人性里,有盔甲,也有软肋。”

这里,想说一下第三个主角:白颖宇。这家伙堪称白家的搅屎棍,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跟贵武合作,入暗股开其他的商户;比如将黄春找到,把她送到了教堂里;比如亏空了多少银子,让白大爷一家鸡飞狗跳;比如跟八 国 联 军做朋友,间接害死了姐姐的孩子又害得姐姐惨遭 蹂 躏。

但是,他的每一次作妖背后,又留了后手——跟贵武合作,他也知道丢人;厌恶黄春,他却会教黄春道理,也会带她去堂会;

后来,贵武回来寻女儿,白三爷大吼:“你小子要是敢出幺蛾子为难景琦和黄春,我这做叔的就把你的蛋黄挤出来喂苍蝇,你信不信?”

人啊,总是趋利避害的。寻找利益,仇视对自己和家族有不好影响的人,是白颖宇的本能。但是不伤害家人,或者说不伤害自己在乎的人,是他的底线。

在得知景武因为抗战牺牲后,一辈子没硬气的老爷们替侄子挡了会长的虚称,最后半片烟膏、半瓶酒,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了,人也走了。

大宅门中的三个主角,有的亦正亦邪,有的复杂多面,但恰恰说明,真实的人就是如此,没有绝对的伟大和崇高,都有小私心和逆鳞。不必过度赞扬他们有多好,也不必对他们的缺点矫枉过正。正因为有缺点,他们才生而为人,活生生的人。

如果我们能感慨什么,莫过于不要去试探“我们到恶的距离”,哪怕有些不那么 伟 光 正的小心思,

至少我们都是善良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2
二奶奶思想顽固,七爷刚愎自用,杨九红没有自知之明。人生年轻时候要有拼劲,闯劲,要认识现实,更要认清自己,勿忘初心,坚守始终。
第2个回答  2021-03-22
过分执着于陈旧观念,不愿担当责任,为追逐利益而牺牲亲情,我们在遇到内心否定的事物时也会用陈旧观念来为自己壮胆,也为了怕麻烦会规避责任。
第3个回答  2021-03-22
大宅里的三个主角,有的既有正义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也有复杂的一面,但这恰恰说明了现实中的人都是这样的。没有绝对的伟大和崇高,只有很少的自私和逆鳞。你不必过分夸奖他们,也不必矫枉过正他们的缺点。正是因为他们的缺点,他们生而为人,活而为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