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如题所述

空城计的故事妇孺皆知,主角安排为孔明,那是小说及戏曲的故事创作,历史上的孔明并没有摆过空城计。真的巧施空城计的是魏文帝手下的大将文聘。


文聘,字仲业,南阳郡宛县人。早年投在荆州刘表麾下,建安五年(200)刘表乘曹操与袁绍相距在官渡无暇南顾的机会,先后兼并了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拥有全部荆州之地,带甲兵十余万,控制着南北枢纽的兵家要地。刘表手下有将才,如黄祖作过江夏太守。曾击败东吴孙策的进攻。而文聘也是刘表的大将,他的职责主要是在荆州北边负责军事防御。文聘作为大将,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做事忠诚,对刘表负责。

可惜刘表只会消极保境守成,对儿子刘琦和刘综的继承问题也未能妥善解决,终于留下祸患。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征荆州,刘表病死,刘宗投降时曾叫文聘一起去,但文聘不干,说是没有尽职保全荆州,只有待罪而以,曹操后来和文聘见面,问他为什么不早早归降,他回答慷慨,不卑不亢,曹操以厚礼待他,夸他是忠臣。

巧施空城计

曹操定荆州后,重要的江夏太守一职就有文聘担任,并赐爵关内侯,文聘因和乐进一起在寻口攻关羽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


曹操为魏文帝,文聘进爵长安安乡侯,后又因军功升为后将军,封新野侯。文聘镇守江夏一带,深感责任重大,不容怠慢。

有一次,孙权亲自领了精兵五万突然进攻文聘防线。正直当时已有几天连续大雨,城栅都已经被雨水冲坏了,石阳的守军不知道孙权已经兵临城下,还在田间劳作来不及赶回。这样,出战肯定不行,坚守也一时无法做到,怎么办,文聘不愧为忠勇智略的大将之才,他急中生智,当即命令城里所有人都隐藏起来,不让东吴兵看见,他自己则在房间索性卧睡不起。果然,这一切引起孙权的怀疑,孙权对部众说:“北方都说文聘此人是忠臣,所以才把重要之地交给他,如今我军来到,他却丝毫无动静,这样来看,要不是有深谋密计,也一定会有外援袭我。”孙权不攻自退。待孙权撤退不久,文聘就马上组织兵马反击,派数百轻骑后追击孙权,还在孙权归途中布下伏兵,所经之路,令士兵击鼓大声喧哗,故作疑兵,孙权大惊不已,不敢恋战,率军惶恐而退。

文聘守江夏几十年,威震敌国。他死后,溢为壮侯。《三国志*魏书*文聘传》


后记

罗贯中为了朔造诸葛亮,硬是把许多别人的丰功伟绩强加给孔明,冷落真正的英雄,实在有点悲哀,把诸葛亮搞得个人不像人,神不像神。不过罗贯中的良苦用心不难看出,给世人标榜一个流芳百世的神人,以此来激励后人,为此罗贯中也是煞费苦心呐。不过如果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文臣武将,还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三国演义就会成为历史长城的一块默默无名的石砖,故三国演义不容任何人抹杀,但是演义归演义,历史上的人物史实也应该为人所知,我们不应该忘记真正的英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2
据《左传》记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是郑国的大臣叔詹。
那时候,郑国比较弱小,而楚国则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双方交战,郑军连连败退。叔詹让城中百姓照常生活,并打开外城的大门。楚军入城后,见到城内一片安宁,又隐约看到内城有郑军活动。公子元心里疑惑,大军当前,而郑军不为所动,绝对不正常,于是下令不急于进攻。这正合叔詹的心意,他早已派人向齐、鲁、宋等国求援。就在公子元犹豫疑惑的时候,援军赶到。楚军担心腹背受敌,只好无奈撤军。
第2个回答  2020-09-21
空城计只是小说当中撰写出来的。现实并没有这一个计策。所以历史上也没有空城计退敌的战役。小说都是通过艺术加工的。真正的战争都很残酷。基本不太可能出现空城计。这样的退敌方案。
第3个回答  2020-09-22
真实的空城计并不是司马懿中计了,而是他看出来了诸葛亮的计谋但是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撤退了
第4个回答  2020-09-22
空城计是一种防守的策略,空城计是在敌军快攻打的时候打开城门使百姓照常生活,这更是考验心理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