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观点?

如题所述

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自然观的定义为:人们把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称为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最初转变:以马克思为代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之前已存在,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部分。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中心思想为代表:1)物质和运动之不可分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态);2)运动的各种在性质上不同的形态以及研究这些形态的各种不同的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3)从一种运动形式辨证地过渡到另一种运动形式以及相应地从 一种科学辩正地过渡到另一种科学。在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阶段,列宁提出了与恩格斯相近的思想(《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而这些被物理学革命所证实;即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世界具有物质的统一性,物质和运动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着的物质的一种形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同样,自然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类。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只有在与自然互动中才能达到认识自然的目的。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1、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否则整个生态环境会遭到破坏。
2、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
3、坚持适度原则,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有限度的,过度砍伐会走向反面。
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
联系观
①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③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④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⑤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⑥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发展观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③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④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观
①对立统一原理
②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③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⑤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⑦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创新
①辩证否定观原理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14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否则的话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所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3个回答  2020-07-14
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都应该坚持和谐共生的一个观点。这样才能够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 实现良好的生态平衡。
第4个回答  2020-07-14
可以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统一的原则,首先人作为一个独立,人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你要以自然的协调完整的融合在一起,不要破坏自然,破坏自然,你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