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卡农

是什么啊?在一本书上看见的,貌似是一首钢琴曲~介绍一下来历吧!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年),曾是巴赫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一种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当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一旋律时,即称为卡农。其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起句或主句,随后进入的各声部称为应句或答句。 卡农有许多类型,主要有:①正格卡农。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节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据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称呼,如同度卡农、四度卡农、五度卡农等。在正格卡农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农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调性重叠;其中四度、五度卡农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调性统一外,也可采用严格模仿,使答句转入下属调或属调。②变格卡农。答句是主句的变形。若将主句的时值成倍扩大,则成增时卡农,反之,则成减时卡农;若将主句各音作反向的模仿,称为倒影卡农或反向卡农,若将主句各音出现的次序颠倒模仿,称为逆行卡农或蟹行卡农,答句若为主句之逆行并倒影者,称为逆行倒影卡农。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卡农,如二重或三重卡农,即同时有两对或三对不同旋律的卡农进行;无终卡农,即卡农的结尾与乐曲开始相衔接而使音乐循环不已者;有终卡农,即答句不再进行模仿,另加结尾部分以构成终止者。 卡农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3
卡农(canon)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

相关历史

* 卡农(canon)起源于意大利与法国,约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
* 卡农的名称最早作“caccia”,古法语作“canon”,故一般认为其称谓来源于古法语,意思是“依靠”。(此说存疑,维基英文版的相关词条说古法语的“canon”意为“learned”——博学的,学术的)

(这一古法语的“canon”从语源上说来自于德文的“kanon”,意为“规律、法则”,因此一般认为卡农的原意为“规则”。)

* 卡农曲在十五世纪上半期至十六世纪中期(尼德兰乐派(Netherland School)时期)迎来了它的黄金岁月。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运用卡农技法的著名作品(非卡农曲)

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常用卡农手法,其中最著名者乃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代表作(卡农曲)

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卡农作品乃是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Canon in D Major),也称作《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

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从头到尾也仅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段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
第2个回答  2009-04-23
你说的应该是帕海贝尔的卡农吧?
如果是的话,那它就是钢琴曲。不过最初作曲者的意图是让3把小提琴跟1架钢琴一起演奏。
不过现在钢琴版本也很流行。

(汗,现在大家说卡农我都自动过滤…认为就是它了,谁叫我是个弹琴的,最近偏又在弹这首……)

>>>>下面是百科里对这首曲子的介绍:

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卡农作品乃是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也称作《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
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从头到尾也仅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段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
现在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卡农,如小提琴独奏版、弦乐四重奏版、钢琴独奏版、钢琴四手联弹版、竖琴独奏版、长笛协奏版、铜管合奏版、陶笛独奏版、吉他独奏版、美声无伴奏合唱版等诸多版本。
其中钢琴独奏版又以乔治·温斯顿改编的版本最为著名。
○ 此曲由于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配乐而广为人知。
○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采用了此曲的改编版—乔治·温斯顿(George Winston)的音乐专辑《December》中的《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更使之风靡一时。
○韩国电影《假如爱有天意》也采用此曲作为其中一首插曲。
○ 此曲还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 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场版,亦用上此曲的弦乐版作为配乐。
○ 动画Kanon京都版的第14话亦有使用此曲,并用此曲解释标题
○ 港片《十分爱》爱情文艺片里,高潮部分也采用到了canon曲子。
○美国热播的电视剧《KYLE XY》(天赐)也用此曲作为插曲。
○2007年日剧《求婚大作战》中播放幻灯片时使用作为配乐。
○2008年日本影片《我与狗狗十个约定》男主人公用吉他弹奏过。

想知道更多的话,可以点下面的地址(百科的,很详尽):
http://baike.baidu.com/view/30689.htm#8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689.htm#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