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和尚是哪四不寓意

四不和尚是哪四不寓意

四不和尚是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语,非礼勿动“四不和尚。

大概意思就是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这是用四个形态各异的小和尚来表现孔子的训诫。

四个小和尚呈蹲坐姿势,模样憨态可掬:第一个用手捂着耳朵,第二个用手托着腮,第三个用手蒙着眼睛,第四个用手捂住嘴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性格。

扩展资料:

”四不和尚“背后所蕴含的意思出自《论语·颜渊》,内容节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白话释义: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论语·颜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主回答: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句话最早出自孔子的经典中,意思是不符合礼节的东西或事物不能看,不符合礼教的东西不能随意听,不符合礼教的事情与言论不能乱说,不合符礼教的事情或行为不能随便执行。

图片:

扩展资料:

1、这句话是用四个小和尚来表现孔子的训诫,是指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

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2、出处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的《论语》卷六 颜渊第十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7

四不和尚的寓意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表现出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性格。

取自孔子《 论语·颜渊》的“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段话意思是: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扩展资料:

论语·颜渊出自《论语》,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颜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7

四不和尚的四不寓意是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语,非礼勿动。

这句话是用四个小和尚来表现孔子的训诫,是指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的《论语》卷六 颜渊第十二

翻译如下: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扩展资料:

孔子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四不和尚的寓意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表现出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性格。

取自孔子《 论语·颜渊》的“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段话意思是: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扩展资料 

三不猴

一、儒家的“三勿”。《 论语》载,颜渊问孔子:所谓“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或许,日本人是以“三不猴”雕塑,生动诠释了儒家“四勿”之中的前“三勿”。

二、道家的“三尸虫”。中国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种作祟之神,叫三尸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间,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逢庚申之日,人们夜晚不卧,守之若晓,这就是古代的“守庚申”风俗。传到日本,人们取三尸虫之“三”,和庚申之申的属相“猴”,绘出三猴捂耳、掩嘴、蒙眼图像,意在防止三尸虫在天帝面前进谗言。

三、日语的“扎路”“杀路”谐音。日语中,见(看)叫ざる(mizaru),言(说)叫わざる(iwazaru),闻(听)叫かざる(kikazaru)。看、说、听的发音尾音均为zaru(扎路),与猴子saru(杀路)的发音相似。于是,“三猴”与“三不(看听说)”混同成为“三不猴”。 “三不”的发音是米扎路,米为“三”的发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