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习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如题所述

1.学习的内容广泛而全面的
学习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包括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学习理解为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片面的,这导致人们在教育教学中,偏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其能力、态度、方法、品德的养成,培养出的人片面发展,只知死啃课本,高分低能,高能缺德,知书不识理,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相背离。
2.学习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学习的主题不仅包括个体,还包括团体乃至整个社会。学习首先是个体化的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然而,个体的学习活动只有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才能得以进行,同时,每个人的学习又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学习。因此,学习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以往对学习的研究着重于个体,这方面还需深入研究,对团体,社会的学习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它更强调合作学习,而不是竞争学习,人们应该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3.学习的形式和途径多样
学习不仅包括各种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还包括各种偶然的,无意识的,自发的,非正规的学习(比如:交谈、看电视、电影、听广播、上网、游戏、生活中的见闻与感受等)学习可分为间接经验的学习和直接经验的学习。人世间有两大部书,一本是有字书,一本是无字书。有字书的学习可看成间接经验的学习,无字书的学习可看成直接经验的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字书比有字书的学习更为重要,要学会在使用中学,在交往中学,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学。学习是正规性和非正规性的统一。
4.学习是人全身心参与的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身体器官参与外,不但需要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积极的参与活动,还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支持和动力作用。因此学习必须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提高学习的成效。
5.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
学习不仅指知识的输入、输出,还包括反馈调节。听老师讲解,阅读书本,与他人交流以及联系实际的研究,都是知识的输入,而运用输入的知识做练习、做作业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则是知识的输出。同时,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找出优点和缺点,不断调节改进,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优化学习的结构。
6.拓展学习的时空观
从时间上说,个体的学习是终身的。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对人类来说,学习要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不能终止,否则,人类就无法前进。
空间上,学校是无围墙的,它不局限于现有的在校学习,还有家庭、社会学习。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学习,还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互联网进入虚拟学校学习,获取知识和信息。
7.注重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
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获取已有的,现成的知识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获取未知的,需要探索的知识经验。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当今时代的变化越来越迫切需要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指通过学习提高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吸取和创新内容的能力,以便在行动上与新情况协调一致。它要求学生在吸取知识时就要象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逐步学习、领会和运用创造性技法,力求在观点、见解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尤其要培养创造性运用知识的技能。一个人不善于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就会被历史淘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才能跻身于世界之林。
8.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
人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主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主体,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因此,学习的操纵者只能是学习者自己。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学习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内部。外部的条件,主动的有见解的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
由于人类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具有多属性的,受诸多内外因素制约的复杂系统,要想全面深入的揭示学习的奥秘,将市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探索过程。不过,人类对自身学习认识的每一次进展,都会使人的学习能力获得改善和提高,从而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原因: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19
简单说,被动学习已经普遍化。被动学习人人都具备。可提供的人才资源溢出。主动学习的人才资源出现,因此被动学习呈现被淘汰趋势。
或者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是机会,是先机。
量变是稳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