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模型是什么?

如题所述

  1.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2.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3.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
  4.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5.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6.储蓄函数是储蓄与(储蓄)的依存关系。
  7.现值是未来的(货币量)在现在的价值,它取决于(利率)的大小。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9.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任何一点都是表示(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10.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产量))_之间的关系。
  11.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2.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证明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
  13.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14.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15.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16.加速原理证明了,投资的波动性(大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性。
  17.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否则它无法发挥作用。
  18.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9.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自发)消费,另一部分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2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21.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
  22.净存货是指(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之间的差额。
  23.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4.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
  25.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是(净现值)。
  26.引致消费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
  27.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决定人们消费的是收入,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一生中的(收入与财产)。
  2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
  29.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乘数才发生作用。
  30.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持久收入指长期的、有规律的稳定收入,一般应持续(三)年以上。
  二、 选择
  1.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2.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乘数是(A.)
  3.边际储蓄倾向等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
  4.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亿元)
  5.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边际储蓄倾向是(0.20 )
  6.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
  7.持久收入是指(长期的、有规律的稳定收入)
  8.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要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4亿元,自发总支出要增加(8000万元)
  9.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乘数是(D. )
  10.引致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1.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
  12.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
  1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14.加速原理说明的是(产量变动会引起投资更大的变动)
  15.假设一笔投资为2775元,年利率为4%,在以后三年中每年可以带来的收入为1000元,这笔投资三年后的净现值为(0 )
  16.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7.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消费减少)
  18.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收入增加)
  19.自发总支出增加100万元,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9 )
  2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增加0.1,边际储蓄倾向就会(减少0.1 )
  21.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收入增加)
  22.净投资是指(新增加的投资)
  23.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
  三、 判断
  1.从消费函数的稳定性中可以看出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十分有限。
  3.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
  5.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8.消费函数的稳定性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12.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一生中的收入决定其消费,在长期中收入与消费的比例是稳定的。
  14.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1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
  17.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8.在消费函数曲线与45°线交点上,储蓄为零。
  20.消费和储蓄都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1.经济繁荣与衰退的主要原因都在于投资的波动性。
  22.根据加速原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实现高增长率是一件困难的事。
  26.加速原理发挥作用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27.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28.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29.利息是投资的成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9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扩展资料: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之所以从宏观的视角对大量的宏观概念进行归纳与整合之后,使经济学的发展开始跳出价格分析的限制,从而翻开了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崭新一页,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理论对腐朽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给予解释和弥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凯恩斯主义

第2个回答  2009-04-24
IS-LM模型,即产品市场(IS)和货币市场(LM)的一般均衡。I:投资S:储蓄L:货币需求量M:货币供给量
我学的时候有十几页书,怎么能具体说清,你可以看一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15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有的。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60574/?from-mb=44262707
第3个回答  2009-04-25
c=bx+a
第4个回答  2020-01-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