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滴定法中为什么要加镁离子呢?

如题所述

这样做对测定结果无影响,因为加少量Mg2+,在滴定过程中钙离子把镁离子从MgY中置换出来。

其原理是:Mg2+与铬黑T形成酒红色配合物Mg-EBT,终点是颜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终点变色较为敏锐.。

EDTA络合滴定法是一种测定水总硬度的化学分析方法。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pH=10的NH3·H2O-NH4Cl(氨-氯化铵)为缓冲溶液,EDTA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测定水中钙、镁总量。

扩展资料

EDTA络合滴定法的注意事项:

1、溶液的酸度不断增大,酸度增大的结果,不仅降低了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使滴定突跃减小,而且破坏了指示剂变色的最适宜酸度范围,导致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在络合滴定中,通常需要加入溶液来控制溶液的pH值。

2、由于EDTA是白色结晶粉末,本身不易得到纯品,所以只能用间接标定的方法来配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金属离子与EDTA作用,从而确定其准确浓度。

3、在滴定的反应过程中,会有H离子产生,而产生的H 离子不利于反应的进程,还主要一个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不利于指示剂铬黑T的显色,也就是说不能很好的确定反应终点。加入氨水调节PH 后,再加入氨水-氯化铵缓冲液,使反应能维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络合滴定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23
EDTA(乙二胺四乙酸)滴定法通常用于测定水样中的钙和镁含量。在这个滴定过程中,加入镁离子(通常以镁盐的形式,如氯化镁或硫酸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镁离子的干扰,以确保测定钙含量的准确性。具体原因如下:
1. **抑制镁离子的干扰:** 在水样中,通常同时存在钙和镁离子。如果不加入镁离子,EDTA将会与水样中的所有钙和镁离子反应,这会导致滴定结果的不准确性,因为在滴定过程中无法区分哪些络合物是来自钙,哪些是来自镁。通过添加足够的镁离子,可以让EDTA首先与镁形成络合物,这样在滴定钙时就能够更准确地确定滴定终点。
2. **改善滴定的精确性:** 加入镁离子可以改善滴定的精确性。当水样中的钙浓度较高时,未添加镁离子可能导致滴定终点的不明确或不稳定。镁离子的加入可以帮助确保滴定反应更容易观察和控制,从而提高滴定的精确性。
3. **确保准确的终点指示:** 在EDTA滴定中,常常使用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的终点。加入镁离子可以帮助确保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更为明显和准确,从而更容易确定滴定的终点。
综上所述,加入镁离子是为了抑制镁离子的干扰,提高滴定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确保准确的滴定终点指示。在进行EDTA滴定时,通常会根据样品中的钙和镁含量选择合适的镁试剂浓度和适当的实验条件。这样可以确保滴定结果的可靠性。
第2个回答  2023-12-23
在EDTA(乙二胺四乙酸)滴定法中,加入镁离子的目的是为了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以便准确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EDTA是一种螯合剂,它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在EDTA滴定法中,EDTA溶液通常与金属离子溶液反应,形成可溶的络合物。然后,通过滴定过程中加入指示剂,可以确定金属离子与EDTA的化学计量比,从而计算出金属离子的浓度。
然而,对于某些金属离子(如钙、镁等),它们与EDTA的络合反应速率较慢,或者络合反应不完全。为了促进络合反应的进行并提高滴定的准确性,通常在EDTA滴定法中添加镁离子。
镁离子可以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并且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因此,通过在滴定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镁离子,可以提供额外的络合剂,促进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并确保反应的完全性和准确性。
在EDTA滴定法中,加入镁离子有助于提高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与EDTA络合反应较慢的金属离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