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艺术特色

关于陶渊明诗集的艺术特色

有人认为陶渊明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而魏晋时盛行之“玄学”,其本质为道家,同时又糅合了儒家经义和佛学成分。相较而言,我认为陶渊明之“自然”哲学源出玄学而高于玄学,盖因取其“崇尚自然平等、道德完善”为己用,反映在作品上,正如江盈科所云:“陶渊明超然尘外,独辟一家,盖人非六朝之人,故诗亦非六朝之诗。”
陶渊明有句话自评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希望“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尽管可能确实有这种无奈情怀作祟,但他的追求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他也确实比任何人都接近“自然”的哲学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陶渊明的世界观就恰如其分地体现在他日常之行为及诗歌的创作之内。在探讨了陶诗“自然”艺术特色的思想来源后,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论述“自然”的艺术特色在他田园诗中的表现。
其一,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清人方东树曾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 四个“真”字,可见陶诗真实感之强,“自然”气之盛。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永”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其一),未及“人”字却有“人”在诗中之实感,读来颇有闲趣;“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情景交融,平生绮丽;“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读来但觉春意四溢、草木满堂,自然中显神奇。此种特点,苏东坡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论之,可谓精辟。
其二,艺术境界上高远拔俗、天然浑成。
主要体现在追求情、景、事、理的交融统一。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以“意”为诗,“直写胸中天”(元好问)。诗意直接源于自然,触景生情,于是“诗缘于情而绮丽”。 所以在陶诗中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等,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陶潜的魅力,在于以其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语言创造出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在于诗句充满感情力量,但同时又舒缓、平和、少有激荡,严谨地与冷静的哲理思维相结合,创造出高远拔俗的意境;在于从平凡的生活素材中提炼深沉的意蕴和哲理,从而实现田园诗的物我交融、情景相生的境界。总体而言,陶诗的意境都较为完整,胜在以整体为单位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或某个片断吸引人。
如《归园田居》其四,先说自己久游而归,携子侄去访故友,却只见一片“荒墟”“依依昔人居”,又见“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可想而知屋舍荒芜已久。借问路过的“采薪者”,始知“死殁无复馀”。不由悲叹“一世异朝市”,最后更体悟到:生命是虚幻的,最终不过归于空无。短短八十个字,情、景、事、理浑融,可说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之境界。
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陶诗之“理”并非抽象说教,而是生活劳作的点滴体验,是陶渊明对生命、对人生、对历史乃至对宇宙的长久思考的结晶。如“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挽歌诗》其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诗》其三),“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咏贫士》其四)充满了对生命任其自得和归化于自然的豁达,且诗句言浅意远,富启示意义。
其三,语言上自然本色、精练传神。
“陶诗是当时社会文化的自然状态,有着什么样的陶渊明,也就有着什么样的陶诗,‘语言是存在的家’,陶诗就是陶渊明其人的家。” 这个比喻可谓形象。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然而事实上,陶诗的语言并非未经锤炼的,反而是高度精练、去芜存精后才显得平淡而自然,从这一角度来看,陶渊明对文字的提炼运用可说达到了极高的造诣。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陶渊明对自然的美,无疑是有敏锐的感受,也因而才能将那些朴素的文字信手拈来再造为诗的形象而显明净天然。像“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时运》其一)写春日郊区清晨的情境而含闲情;“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写风的踪迹而透出对自然造物之惊叹;“倾身无希声,在目皓且白”(《癸卯岁二月中作从弟敬》)写雪的轻虚而暗含喜悦之情。“渊明诗初看散漫,熟看有奇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5
有人认为陶渊明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而魏晋时盛行之“玄学”,其本质为道家,同时又糅合了儒家经义和佛学成分。相较而言,我认为陶渊明之“自然”哲学源出玄学而高于玄学,盖因取其“崇尚自然平等、道德完善”为己用,反映在作品上,正如江盈科所云:“陶渊明超然尘外,独辟一家,盖人非六朝之人,故诗亦非六朝之诗。”
陶渊明有句话自评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希望“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尽管可能确实有这种无奈情怀作祟,但他的追求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他也确实比任何人都接近“自然”的哲学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陶渊明的世界观就恰如其分地体现在他日常之行为及诗歌的创作之内。在探讨了陶诗“自然”艺术特色的思想来源后,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论述“自然”的艺术特色在他田园诗中的表现。
其一,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清人方东树曾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 四个“真”字,可见陶诗真实感之强,“自然”气之盛。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永”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其一),未及“人”字却有“人”在诗中之实感,读来颇有闲趣;“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情景交融,平生绮丽;“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读来但觉春意四溢、草木满堂,自然中显神奇。此种特点,苏东坡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论之,可谓精辟。
其二,艺术境界上高远拔俗、天然浑成。
主要体现在追求情、景、事、理的交融统一。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以“意”为诗,“直写胸中天”(元好问)。诗意直接源于自然,触景生情,于是“诗缘于情而绮丽”。 所以在陶诗中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等,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陶潜的魅力,在于以其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语言创造出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在于诗句充满感情力量,但同时又舒缓、平和、少有激荡,严谨地与冷静的哲理思维相结合,创造出高远拔俗的意境;在于从平凡的生活素材中提炼深沉的意蕴和哲理,从而实现田园诗的物我交融、情景相生的境界。总体而言,陶诗的意境都较为完整,胜在以整体为单位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或某个片断吸引人。
如《归园田居》其四,先说自己久游而归,携子侄去访故友,却只见一片“荒墟”“依依昔人居”,又见“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可想而知屋舍荒芜已久。借问路过的“采薪者”,始知“死殁无复馀”。不由悲叹“一世异朝市”,最后更体悟到:生命是虚幻的,最终不过归于空无。短短八十个字,情、景、事、理浑融,可说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之境界。
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陶诗之“理”并非抽象说教,而是生活劳作的点滴体验,是陶渊明对生命、对人生、对历史乃至对宇宙的长久思考的结晶。如“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挽歌诗》其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诗》其三),“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咏贫士》其四)充满了对生命任其自得和归化于自然的豁达,且诗句言浅意远,富启示意义。
其三,语言上自然本色、精练传神。
“陶诗是当时社会文化的自然状态,有着什么样的陶渊明,也就有着什么样的陶诗,‘语言是存在的家’,陶诗就是陶渊明其人的家。” 这个比喻可谓形象。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然而事实上,陶诗的语言并非未经锤炼的,反而是高度精练、去芜存精后才显得平淡而自然,从这一角度来看,陶渊明对文字的提炼运用可说达到了极高的造诣。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陶渊明对自然的美,无疑是有敏锐的感受,也因而才能将那些朴素的文字信手拈来再造为诗的形象而显明净天然。像“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时运》其一)写春日郊区清晨的情境而含闲情;“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写风的踪迹而透出对自然造物之惊叹;“倾身无希声,在目皓且白”(《癸卯岁二月中作从弟敬》)写雪的轻虚而暗含喜悦之情。“渊明诗初看散漫,熟看有奇句。”苏东坡果然有其独到而敏锐的见解,可说是陶渊明的知音了。
第2个回答  2009-04-25
COPY的没意思
感觉自然,返璞归真,还有一点童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