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如题所述

1.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这些国家文字创作的样本,使得汉字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例如,日语和韩语中广泛使用了汉字。
2. 汉字促进了古代中国文化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传承。例如,日本的许多典籍都是用中文记载的。
3.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被认为是甲骨文。殷商时期的文字资料种类繁多,包括毛笔书写的简册、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以及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文字以殷墟的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现存的甲骨文是商代文字的一部分,甲骨学已成为一门独特的学科。
4. 汉字对日本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日本民族有古老的文化,但本族文字的创制相对较晚。日本人民长期使用汉字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称之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了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被称为“假名”。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趋于固定,这标志着“万叶假名”的诞生,成为日语标音文字的基础。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完成的。他们深入研究汉字,分别创造了日文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尽管假名文字自十世纪起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并未废止。至今,日本文字中仍保留着一千多个简体汉字。
5. 汉字也对韩国文字产生了影响。古代韩国文化一直受到中国古代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因此朝鲜将本民族文字称为谚文(非正式文字)。谚文的创制和应用是韩国文化的重要成就。早期韩国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使用汉字的情况有所改观,但并未普及。李朝初期设立了谚文局,制定了谚文,但后来又被废止。二战后,韩国再次使用谚文,但由于韩文拼音文字的同声字太多,书写后分辨不清,谚文的发展面临挑战。
6. 汉字同样对越南文字产生了影响。越南在十世纪以前曾是中国的郡县,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使用汉字作为交流和创作的工具。直到十三世纪,越南才有自己的文字——字喃,它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用于表达越南语音。十五世纪时,字喃在全国通行,取代了汉字。但现代越南文字受到了西方文字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