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是怎样分布的?

如题所述

冬季,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普遍寒冷,呈现出一片北国风光,冰封雪飘。1月平均气温在黑龙江最北部可降至零下30℃左右,而广东、海南和福建南部地区平均气温却在10℃以上,植被终年常青。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中南部和云南最南部地区气温更高,达到15~20℃以上,呈现出热带风光。南海诸岛最冷月气温在22~26℃之间,是中国终年夏季的地区。
夏季,全国普遍受到偏南风的影响,尽管北方太阳高度略低于南方,但日照时间更长,使得南北气温差异缩小,全国气温普遍较高。南方广大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而黑龙江大部分地区温度也可达到20℃以上。因此,无论是松花江畔还是珠江两岸,都有游泳的季节。
由于中国东西相差60个经度以上,西北内陆距离海洋数千千米,加上山脉的阻挡,湿润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难以到达,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中国雨量最少的地区。塔里木、柴达木和吐鲁番盆地等年雨量在20毫米以下,甚至有些地方终年无雨。农业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绿洲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地区,成为沙漠干旱地带中最富饶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中国的年雨量从西北地区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加。400毫米等年雨量线从东北大兴安岭延伸至西藏西部的边境,大致将中国分为西北和东南两部分。东北长白山区年雨量可达到800~1000毫米,是中国北方雨量最丰富的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大多在1000毫米以上,而东南沿海、台湾和海南岛许多地方雨量超过2000毫米。中印边境东段有些地区年雨量甚至达到4000毫米左右,是中国大陆雨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平均年雨量达到6600毫米,是中国之最。
地形和海拔高度对气候也有显著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米,平均气温下降约5℃(夏季稍多,冬季稍少)。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四五千米以上,即使夏季最热的7月,很多地区平均气温也不超过10℃,而同纬度的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平均气温高达29℃左右,两者对比鲜明。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纬度比青藏高原偏南,且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侵,因此气候温和,特别是云南中南部海拔约1500米的地区,四季如春,昆明因此有“春城”之称。
山脉对雨量的影响也很显著。随着海拔的增加,年雨量和雨日逐渐增多。例如,天山北坡、祁连山北坡和阿尔泰山西南坡的山麓是荒漠,而山腰都有森林环绕。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山麓平地夏季有伏旱现象,但千米以上高山降水丰富。山脉的迎风坡比背风坡雨量多。例如,长白山脉东南侧的宽甸县年雨量高达1201.6毫米,而背风侧的沈阳只有755.5毫米。
总结中国的气候类型,从温度方面看,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地区四季常冬,南海诸岛终年夏季;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岭南两广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云南中南部地区四季如春。其余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从雨旱方面看,西北地区全年干燥,川黔地区阴雨连绵,江南地区春雨伏旱,东北、华北和西南大面积地区春旱夏(秋)雨;台湾北端冬季多雨。中国气候类型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可见一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