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的基本流程

如题所述

在接收订单时,要识别订单的有效性、交期、各型号的数量及相关要求、评估产能及物料纳期,准备订单评审的相关资料等。

PMC部门主导,从人员、设备、物料、工艺、及场地等方面进行计论,预判可能的风险及做出对应的规避措施,评审必须形成文字记录。

编制主生产计划时需按订单交期、订单权重、产能、物料、工艺综合考量后,做出合适的计划方案。

月生产计划是从主生产计划中细分出来、按设备、线别及工艺先后进行编排,是MC跟进物料的时间轴,是PC把控生产节拍的主要工具,是工厂生产的控制线,事关制造系统全局。

周生产计划是订单能否准时上线的主控轴,原则上周生产计划是不可变更的。物料的来料情况、入库节奏、各相关工艺的工装治具是否已准备妥当?其对应的产线、设备、人员及相关的技术支持情况是否能满足要求?都需要详细地确认落实。

三天生产计划是绝对不可以变更的,仓库、产线是根据三天生产计划进行备料、领料。所有与生产相关的物料、工装治具、技术资料等都要求在上线前三天准备妥当。三天生产计划是车间上线安排的主要依椐。

安排上线前需再次确认物料是否齐套及来料品质状况,工装治具、技术资料等是否已得给到车间确认,相关产线的进度是否符合该订单的时间要求。

PC根据生产日报表、仓库的入库记录、现场等确认订单完工状况,在生产过程中时刻关注产线的生产节拍,生产过程中的良率是否超标,有无设备异常、工艺变更、产能超范围波动等等,每天需做好相关的统计,整个订单结束时需做订单总结。

产品按三天生产计划安排的数量全数入库后才算此产品(工段)完工,工时统计、生产异常统计等相关的数据要在此时完善。

根据主生产计划制订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要综合考量在库数量、途程数量、已申购未采购数量、可代用的呆滞料、安全库存、物料纳期、最低起订量、各物料以往的质量特性、生产工艺的先后顺序等数据。制订出符合主生产计划要求的物料需求计划,制订物料需求计划是控制库存量及消化呆滞物料的重点环节。

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做物料申购,设置对应的物料交期及申购数量,申购时要着重核查可代用的呆滞料,审核后转采购下采购订单。

根据物料需求计划结合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用物料的筹备进度、质量状况等进行确认、跟催,物料跟进是物料按要求推进的重要手段。是厂商准时交货的前提。是考量MC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物料进厂后要密切关注IQC的来料检验状况,对来料不良等异常问题需马上做出相应的对策。仓库的来料入库及时性及准确性也需严格监督,这是物控数据来源的基础。

对生产过程中物料来料不良、产线损耗补数等进行监控,特别是对专用物料,高价值物料的监控,要根据生产数据甚至到现场确认,并做出预判,制订补料对策。

生产结束后对该订单的物料损耗及跟进过程的问题点进行整理统计。

订单总结就是把订单的一生记录下来,然后复盘,做出结论,是PMC部门工作总结的方式之一,根据PC与MC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把问题点列出来并讨论对策,整理成报告,后续可做为相同或相似订单的订单评审数据源。原则上订单总结是可以由PMC部门内部召开即可,有一些重大事项可邀请相关部门列席。但总结报告需相关部门(生产、仓储、采购、品质、技术、研发、销售等)签字确认。

在订单运作的过程中,PC、MC的信息流是相互相叉,缠绕的,两者相辅相成;信息流的顺畅度是影响PMC部门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协调沟通是PMC部门的主要工作;安排—跟进—协调沟通—确认是贯穿PMC日常工作的重要思路;数据分析能力又影响着问题预判的准确度;PMC部门同时担负着情报部门的角色,有点像民国时期的军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