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的意思
修,汉语常用字 ,读作xiū,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原指从容装饰,精心美化,后引伸至改造、整治,又引申为学习、追求、完善等。
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缓慢、从容。修,篆文=(攸,“悠”的省略)+(彡,赋形着彩),表示细心从容地上色。修字形体最早见于《说文》小篆,但其初形则是攸字。攸字见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在秦汉文献攸修二字仍然通用不别。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攸”字条下姚孝遂按语:“攸字许慎以为‘水’者,实即彡之形讹,修字复从彡,是为蛇足,犹莫复增日作
暮,字复增人作俘,共复增手作拱之类。汉娄寿碑‘不攸廉隅’,即‘不修廉隅’,犹用其本形。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会稽刻石之文有‘德恵脩长’,或作‘修长’,而原刻石作‘攸长’,诸家皆以通假说之,实则攸修为古今字,本无区分。
由此可知,修字初文本作攸,攸之古体,像人持物洗刷人之尘土污垢之形,“ミ”即“彡”旁,攸本为会意字。至战国文字仍用攸为修,至秦汉时代オ产生修字,可能是攸字所从之“ミ”形讹为“I”形看不出表示文彩、光彩之意,故又加“彡”以显示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