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兴亡:刘备入蜀立业,和巩固蜀汉政权的三个举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荆州乃四战之地,占领益州才是根本。 刘备是被刘璋请到益州的,目的是替自己对抗对益州虎视眈眈的汉中张鲁。刘璋最开始也没有想到,对自己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张鲁,而是这位以仁德布于四海的刘皇叔刘备,刘备入蜀的唯一目的就是取而代之。 刘备这个荆州牧是自封的,期间还得到了孙权的帮助,刘备取得江陵之后,荆州的地盘还是太小了,北有强大的曹操,东面受到孙权的威胁,这是一个四战之地,不可能长久这样存在下去,只有向格局势力较弱的益州去寻求发展。刘备对于益州早就虎视眈眈,只是还没有合适的借口。得到了刘璋邀请自己入益州的消息,刘备估计睡觉都会乐开花了。 益州内部本地土著地主和刘焉父子这些外来户矛盾重重,刘焉父子只是靠武力获得了表面上的安定。 我们先看看刘焉、刘璋父子二人统治益州的情况。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割据一方。刘焉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他本来已经是九卿之位,但是为了实权主动要求到交趾当州牧,但他的这个要求没有被朝廷批准。当时益州刺史被黄巾军所杀,刺史之位出现空缺,朝廷便派刘焉去益州做刺史,这明显是有人要陷害他,让他成为黄巾军的刀下之鬼,不过刘焉的运气不错,他到益州的时候,黄巾军已经被当地的地主武装给消灭了。刘焉到了益州之后,采取宽惠的政策,缓和了当地的阶级矛盾。 刘焉不是一个人到益州,他的很多亲朋故旧都随他来到了益州,形成了一个政治性集团。有政治性集团就有对应的武装力量,刘焉的武装力量被称为东州兵,这支部队成为他镇压益州本地地主武装反抗的中坚力量。 先是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称为东州兵。——《三国志·蜀志·刘璋传》注引《英雄记》 以刘焉为首的外来地主集团,必然损害益州本地土著地主阶级的利益。于是他们纷纷起兵反抗刘焉的统治,这场斗争十分惨烈。从刘焉杀死「 ”州中豪强”王咸、李权来「 ”以立威刑”开始,蜀郡人任岐、贾龙继续起兵反对刘焉,直到刘焉去世后刘璋继位,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刘璋继位以后,州中大吏韩匙联合士族地主武装倒刘失败为止,前前后后经历了十几年,刘璋最后才凭借东州兵稳定了局势,但益州本地的土著世家依然对其心随怨恨,因此刘璋在益州的统治并不牢固。 汉中张鲁所统领的五斗米道的崛起,间接促成了刘备入蜀。 这时候农民军的一支五斗米道,在张鲁的统领下势头强劲,面对张鲁的威胁和内部益州本土地主阶级的反对,刘璋处境十分危险。在这个时候,益州地主集团的中坚蜀郡张松企图依赖外部的力量来推翻刘璋的统治,于是他建议刘璋把刘备从荆州请来对抗张鲁。 张松认为只要刘备入蜀,刘璋失势,益州本地土著地主集团就可以抬头了。这位张松和《三国演义》中的描写的截然不同,他之所以要刘备入蜀,并不是认为刘备是仁德之人,而是要刘备打破原来的平衡,好让益州本地的地主阶级土著武装有利可图。他的目的只不过是想把益州的这潭水搅浑,好浑水摸鱼罢了。刘璋早就听说过刘备的仁德之名,自己也确实处在困境之中,因此便采纳了张松的建议。 引狼入室的刘璋悔之晚矣,益州又换了新的主人。 建安十六年,刘璋派法正到荆州邀请刘备入蜀北击张鲁,刘备答应了刘璋的请求,率军数万由水路入蜀,留下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刘备沿长江、嘉陵江,到达了涪县,刘璋也从成都赶来,欢宴百余日,调拨给刘备大量的军需物资,请刘备尽快出兵讨伐张鲁。 刘备的部队到达葭萌关后就驻扎在原地不动,不再向白水和阳平关前进一步了。刘备入蜀的目的十分明显的,就是要夺得益州这块地盘儿,自然不会替刘璋卖命去讨伐张鲁,因此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驻扎在葭萌关,没有任何的进展。而刘备在葭萌关聚集了三万多的部队,部队所需要的供给很大,这对于益州来讲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后来刘备又借口曹操、孙权要进攻荆州,要求刘璋给自己的部队补给军需物资,自己要回救荆州。 到了这时,刘璋也看清刘备的真面目,清楚了刘备并没有帮助自己的意思,于是一面把吃里扒外的张松收逋杀死,另外下令关隘将领不要和刘备联系。刘备也露出了自己的獠牙,率军先后攻占了涪县、绵竹,后来又包围了雒城达一年之久,刘备的重要军事庞统也死在了雒城。占领雒城之后,刘备围攻成都,这时诸葛亮也入蜀助战。 刘备率军围攻成都几十天,刘璋看外无援兵,坚守无望,于是向刘备投降。刘备于是自领益州牧,获得了益州的统治权。建立政权容易,维护统治困难,刘备为了巩固蜀汉统治,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和老部下的关系:豫州入蜀,荆楚人贵。 刘备汲取了刘焉、刘璋父子入蜀之后的经验和教训,对文武百官诸方面均照顾的十分周到妥帖,也就是处理好了各种关系。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刘备对自己的老部下,也就是所谓的「 ”荆楚之士”都委以重任,到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继续秉承刘备做法,重用值得信任的老部下。如邓芝为广汉太守,陈震为汶山太守,蒋琬接替诸葛亮成为蜀汉丞相。所谓「 ”豫州入蜀,荆楚人贵”,是当时蜀汉政权的真实写照。 和刘璋旧部关系:拉拢器重,为我所用。 除此之外,对于追随刘焉、刘璋父子入蜀的人才,也采用各种手段加以拉拢,这也是刘备巩固蜀汉政权的唯一手段。如刘璋集团的实力派吴懿就是刘备最先争取的人,方式是联姻,吴懿之妹原来是刘璋的兄长刘瑁的妻子,后来刘瑁去世,吴懿之妹寡居。 刘备到了益州后,身边的人便建议刘备迎娶吴懿之妹为妻,但是刘备认为刘瑁和自己同宗,一直有所顾忌。直到法正也劝说刘备后,刘备才下定决心和吴懿之妹结合。对于刘备这样的人来讲,婚姻都有其背后政治目的,通过联姻的方式,吴懿成为了刘备的死党。这个集团里的很多代表人物,以后也在蜀汉政权里担任了很多重要角色。 如后来接替蒋琬领国主政的大将军费祎就是刘璋的远房亲戚,而参与机要大事谋划的重臣董和也是刘璋集团的重要成员,刘备讨伐东吴时,刘巴、吕艾、李严先后为尚书令,他们以前都曾是刘璋幕僚,但都得到了刘备的重用。 有一个人比较特殊,这个人叫许靖,刘备进攻成都时,许靖担任蜀郡太守。他本来想偷偷出城投靠刘备,但没有成功,刘备攻下成都后很看不起他,便不想给他安排官职。法正知道之后,连忙劝阻刘备说:「 ”天下有名无实的人多了,许靖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的名声却被世人所知,如果主公不重用他,那么世人就会认为主公并不敬贤,而无助于主公的大业。”于是刘备任命许靖为长史,刘备称帝后又加封其为司徒。 下面再谈一谈被称为谋主的法正。法正是是扶风郿县人,建安初年,随从流民进入益州,依附于刘璋任军议校尉。刘璋派法正出使荆州时,法正见刘璋暗弱,便归附于刘备,刘备入蜀多得法正之谋。法正是刘备集团中仅次于诸葛亮、庞统之外的智囊。法正这个人睚眦必报、心胸不宽,于是有人在诸葛亮面前去投诉法正。 或谓诸葛亮曰:「 ”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首先对于法正的论述并不是诬告,但刘备和诸葛亮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对于属刘璋旧部但立有大功的法正,表现的十分包容和迁就,并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和器重。 和益州土著关系:有打有用,恩威并施。 刘备和诸葛亮对待豫州入蜀,荆楚人贵土著地主集团,就不像对待「 ”荆楚之士”和刘璋的旧部那样宽容,既有拉拢又有打击。刘备和诸葛亮吸收了大量益州本地土著地主集团的人到蜀汉政权之中,同时也对其中一些不稳定的人坚决予以打击。比如广汉彭羕,他是益州地主集团中比较有才气的一个人,刘备入蜀之后,他也立过一些功劳,后来刘备让他做江阳太守,他不愿意外放,便去游说马超说:「 ”将军在外统兵,我在那内主政务,我们如果联合,则天下可定。”马超把他说的话立刻报告给了刘备。诸葛亮也说彭羕「 ”心大智广、难以保安”,于是刘备便把他杀掉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史记》中所说的韩信与陈豨间的对话何其相似,只不过陈豨最后选择了反叛,而马超选择了去告密。 刘备入蜀之初,蜀郡张裕曾对他很无礼,蜀汉政权建立之后,张裕又说刘备建立的政权九年后就会失去,刘备想把他杀掉。诸葛亮问应该给他加个什么样的罪名,刘备说:「 ”芳兰生门,不得不锄。”意思就是杂草长得不是地方,就一定要铲除。这罪名也可以说是莫须有了,就把张裕送到市上斩首了。于是有人对诸葛亮建议说:「 ”你们到四川人来是客人,四川人是主人,客人对主人应宽容一些,客气一点。”诸葛亮对他们的回答是:「 ”我们是不会走刘焉、刘璋父子的老路的。” 刘备和诸葛亮对待益州人士,往往能够破格使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刘备率兵北征汉中,蜀郡太守法正随行,诸葛亮驻守成都。刘备在前线上进展的并不顺利,诸葛亮便问身边的杨洪对发兵增援前方有什么看法?杨洪说:「 ”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如果失去汉中则益州危亦,这件事没有什么可迟疑的,应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增援主公对汉中的军事行动。”诸葛亮认为杨洪很有才干,但提拔他做代蜀郡太守。后来法正升迁为尚书令,杨洪便正式成为蜀郡太守。蜀郡的小吏何祇很有才才干,杨洪把他推荐给诸葛亮,几年之后,诸葛亮便破格提拔他为广汉太守。 由此可见,刘备和诸葛亮尽管打击了一小撮反对蜀汉政权的益州本土势力,但对大多数益州本土能够归附且有才干之人,均能够破格提拔任用,因此益州人士对诸葛亮能够心悦诚服。 荀子在《荀子·议兵篇》中曾经提到: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 兼并是容易进行的,唯有坚固与凝聚才是难以开展的事情。占领益州之地并不困难,只要推翻刘璋就可以,但要把刘璋的旧势力,益州本土的势力,荆楚人士的人心全都笼络于自己的麾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并且把它巩固下来却是难上加难的。而刘备和诸葛亮就很好的处理了这些关系,进而稳固了蜀汉的政权。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