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十六篇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7

1. 中考文言文篇目16篇

《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扩展资料:《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篇目 _淘豆网 太多了,写不下,链接里有。

2. 中考34首古诗和16篇文言文

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1 望月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作者:l785422652 2009-1-1 17:06 回复此发言 --------------------------------------------------------------------------------2 中考背诵古诗34首[伸精]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6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7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月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9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21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2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3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4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3.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copy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知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道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4. 中考所涉及的16篇文言文及34篇古诗的 文学常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为学生推荐50篇。

其中古代诗词34篇,推荐篇目如下: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观沧海 (曹操)

4.饮酒 (陶潜)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6.次北固山下 (王湾)

7.使至塞上 (王维)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9.行路难 (李白)

10.望岳 (杜甫)

11.春望 (杜甫)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5.观刈麦 (白居易)

16.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7.雁门太守行 (李贺)

18.赤壁 (杜牧)

19.泊秦淮 (杜牧)

20.夜雨寄北 (李商隐)

21.无题 (李商隐)

22.相见欢 (李煜)

23.渔家傲 (范仲淹)

2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25.登飞来峰 (王安石)

26.江城子 (苏轼)

27.水调歌头 (苏轼)

28.游山西村 (陆游)

29.破阵子 (辛弃疾)

30.过零丁洋 (文天祥)

31.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32.山坡洋 潼关怀古 (张养浩)

3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 (韩愈)

34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另外,文言文16篇,推荐篇目如下: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小石谭记 (柳宗元)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5.爱莲说(周敦颐)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09年新增三篇

1.口技

2.与朱元思书

3.满井游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