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关于中西方颜色差异的文章

有100分的加分,字数越多越好,不要网址,直接粘贴给我,
是 中西方颜色寓意的 差异。 要1万字左右,..

浅谈中西方对颜色的看法差异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表示颜色的词汇,如黑、白、红、黄等等。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讲述颜色在中西方之间差异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分析其在英汉中的不同联想意义并探寻其文化历史根源,以便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其对英语学习及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翻译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并阐述了笔者的主要观点。

一、 引言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周方珠,2004)。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也就是说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反映。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附着在各种事物中,使得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充满了各种各样绚丽色彩。人们对各种颜色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但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地理、历史、思维、民族心理、宗教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各种颜色所产生的联想不尽相同。因此,每个民族的语言都包含着大量的颜色词。同样地,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使得中西方人们对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不尽相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和使用也有所不同。可以说,汉英颜色词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颜色差异

(一)红色

从英汉“红色”的基本联想意义,可以看出虽然红色在人们视觉上都是一种自然的颜色,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红色在英汉语中所指的内涵意义却截然相反。在中国“红色”一般指代喜庆、幸福、快乐,如过新年时,门上贴红对联;结婚时,新娘穿大红色的衣服、盖红盖头、贴大红喜字,被称为“红喜事”;长辈给新婚夫妇送红包;恭喜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叫“红娘”;新生婴儿时要煮“红鸡蛋”等。而在英语中“red”贬多褒少,如“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委婉语,用以指城市中从事色情活动的场所。印第安人被蔑称为 Red-Indian或 redskin ;共产主义者常被蔑称为“Red”(赤色分子);like a red rag to a bull 意为惹人生气,惹人恼火,其转义于在斗牛场上,斗牛士挥舞红布激怒公牛,公牛见到“红”就怒不可遏,不顾一切向前冲。红布是惹它发怒的根源。因此,red rag常指“使人或牛等发怒的东西”(侯宁海,2001)。

(二)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正好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带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而西方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意义则着眼于它本身的色彩。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

如(1)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2)wh it wedding新娘 穿白礼服的婚礼;它又象征正直、诚实,如(1)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 (2)white m en高尚、有教养的人,(3)white hand廉洁、诚实;它也象征幸运吉利。

(三)黑色

黑色在中国文化原来里只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它的象征意义由于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显得较为复杂。一方面它象 征严肃、正义,另一方面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 觉。它象征邪恶、反动。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灾难。

(四)黄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但是它更 代表权势、威严。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 建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 袍",在原始宗教中,中华民族把龙视为崇拜的图腾。在传说中,这一神灵之物,遍身鳞甲,是金黄色的。基于这个原因“黄色”在封建社会一直是人们所偏爱的颜色。因此,黄颜色有了神圣与祥和的象征意(安俊丽2002)。西方文化中 的黄 (yellow)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太(Judas)所穿衣服的颜色,所以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 yellow press黄色报刊,yellow journalism黄色办报作风)。

三、结束语

文化有历史继承性,但文化又要发展,虽然在继承性中发展,终究是有变化的,发展就是变异。人类认识和使用颜色的历史悠久,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和理解英汉颜色词时,不仅要掌握其表层语义信息的传递,也要重视其深层文化信息的传递,通过不断的对比研究,认识和掌握汉英颜色词不同的文化意蕴。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还对促进和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4

[2] 侯宁海.英语习语大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3.184-185

[3] 安俊丽.黄色彩对汉语词汇的文化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报.2002.0954.54-55

另外再提供一种实例

咖啡色
为什么东西方人的眼睛颜色不同

东方人是黑眼珠,西方人是蓝眼珠,这是人们所共知的。那么,为什么种族不同的人,眼珠的颜色也会不同呢?

这里所说的眼珠是指眼球前面中间部分,这个部位是由角膜、虹膜和瞳孔组成的。由于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那么眼珠的颜色就是虹膜的颜色。

那么,为什么东方人的眼珠是黑色,而西方人的眼珠是浅蓝色的呢?这要从眼球虹膜的结构上来谈。

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人类眼球的虹膜由五层组织构成的。它们是内皮细胞层、前界膜、基质层、后界膜和后上皮层。这五层组织中,基质层、前界膜和后上皮层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

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越多,虹膜的颜色就越深,眼珠的颜色也就越黑;而色素越少,虹膜的颜色就越浅,则眼珠的颜色就越淡。

色素细胞中的色素含量与皮肤颜色是一致的,并且与种族的遗传有关系。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西方人是白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有血管,所以,看上去眼珠呈浅蓝色。

虹膜又称“虹彩”,位于眼睛角膜和晶状体之间,中间有中间有一直径2.5~4mm的圆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瞳孔。
虹膜中含有色素,其颜色因人种而有所不同,人们通常所说“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不同人种的虹膜是有差别的,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棕褐色,远看如黑色,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在虹膜的表层有凹凸不平的皱褶,据科学家研究,这些皱褶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不会改变。根据虹膜的这一特点,制成了电子密码门锁,当开门者把眼睛凑近扫描孔,扫描装置就会将虹膜的图像扫描下来,并与预先设置好的图形进行对比,如果吻合,门锁自动打开。虹膜组织内有调节瞳孔大小的肌肉,即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这两者分别由副交感的动眼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两者的协调维持着瞳孔大小的相对稳定,通过瞳孔直径大小的变化,可使到达视网膜上的光线亮度保持适宜、稳定的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