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言二拍"?

如题所述

《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合称“三言”,其作者为明朝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其作者为明朝凌蒙初。

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后人将其合称为《三言二拍》,成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是在“说话”、“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提高而来的。“说话人”的故事底本称为“话本”,现代学者称“三言”“二拍”为“拟话本”。与早期的“话本”相比较,《警世通言》在语言、文体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语言,改变了过去书面语与口头语分离的状况,完全采用通俗、晓畅的白话,力避文白间杂,风格趋于统一。 《醒世恒言》所收录的多是成熟的话本小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和先前同类作品相比,在写作技巧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话本小说原是说书的底本,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醒世恒言》继承话本小说的这种传统,并且又有新的发展。作品的多数故事不是直线展开,而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以其曲折多变而引人入胜。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号墨憨子,顾曲散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通俗文学家。所著《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刊行后风靡当时的明朝,其思想和艺术代表着中国早期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凌蒙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凌蒙初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十二岁入学,屡试不中。十八岁补廪膳生,和“三言”作者冯梦龙皆以科场不顺,最后转向著述,崇祯七年(1634)五十五岁以副贡选任上海县丞,崇祯十五年擢徐州判官并分署房村,去任前“卧辙攀辕,涕泣阻道者,踵相接也”。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起,入何腾蛟幕下,参与镇压,后在房村被李自成军包围,拒绝投降,忧愤呕血而死,享年65岁。

明代抱瓮老人(真名不详)鉴于“三言”、“二拍”卷帙浩繁,不易购得,且良莠不齐,故选出其中佳作四十篇编成《今古奇观》,大获读者的欢迎,“三言”、“二拍”默默无闻,而《今古奇观》则流行至今。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subject/113881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7-23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包括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以及凌檬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每一部分都分上下册,每一册都有十万字之多,整个“三言二拍”就可谓洋洋上百万字。

《三言》原称“古今小说”,本意就是包括了宋、元、明三代的作品。下百二十篇小说里,有宋、元、明三代的“小说家”话要屯有明代人用话本体写的通俗小说;有说话人、书会才人的旧本,也有文人拟作的新篇。它包罗古今,融会场也间作品和文人的创作或再创作,前人统称之为通俗小说或话本小说。
第2个回答  2006-07-15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这些是三言
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再刻拍案惊奇》是二拍
第3个回答  2006-07-16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这些是三言
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再刻拍案惊奇》是二拍
第4个回答  2006-07-17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这些是三言
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再刻拍案惊奇》是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