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背景

老师叫查的,这篇课文的背景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在伽利略的时代,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因此带着这个疑问伽利略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错了。因此他向学生们宣布了实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实验。

扩展资料: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赏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在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据说,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萨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玻璃弹子就比羽毛落得快。伽俐略认为: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相同。很多人反对这个观点,为了让人们相信,伽俐略跑到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于是伽俐略胜利了。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首先,当时没有理想的计时工具,伽俐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时是用自己的脉搏记时的,可见当时科学仪器的缺乏。如果做这个实验,很难做到让两个球同时抛出,即使做到了同时抛出,落地时间也无法准确判断;其次,空气阻力会对球的下落产生影响,玻璃弹子比羽毛下落得快就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羽毛下落的影响较大。两个铁球受空气阻力影响,落地时间很可能不一样,实验结果对伽俐略不利。所以,在伽俐略本人留下的记录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比萨斜塔实验。

实际上,伽俐略批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从逻辑推理开始的。他设想一个重物(如铁球)与一个轻物(如木球)同时下落,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然是铁球落得快,木球落得慢。现在,试想把铁球与木球绑在一起,同时抛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方面,铁球和木球组成了一个比铁球更重的物体,应当下落的比铁球更快;另一方面,铁球下落被木球拖住,其速度应该介于铁球与木球之间。这样,从同一个理论推出了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正确结论应当是: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

伽俐略这位真正的近代实验之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造者,并不满足于逻辑推理,他要用实验来验证他的设想。但不是跑到比萨斜塔抛下两个铁球,而是在室内用精心设计的斜面做实验。他做了很多不同坡度的斜面,斜面尽可能光滑。然后在不同斜面上滚下各种重量的铜球,他发现,物体从斜面上滚下,作加速度运动。但只要斜面坡度不变,无论什么重量的铜球滚下,加速度都一样;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但与坡度有关,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完全水平,加速度为零,物体若不受外力,他就应该永远沿直线作匀速运动,这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斜面完全垂直,就相当于自由落体,这时加速度最大,但对无论什么重量的物体,加速度都一样。

伽俐略做比萨斜塔实验这一传闻来自伽俐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他在写伽俐略的传记中提到伽俐略曾做此实验。但历史学家考证,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伽俐略做过这一实验。值得一提的是,158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用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10的铅球,让它们从高30英尺的高度落下,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在地面的木板上,围观者可以听到两个铅球撞击木板时发出的声音。1612年,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俐略,真的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材料但重量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到达地面。伽俐略在《两门新科学》中对此有一个辩护,意思是说,重量1:10的两个物体下落时只差一个很小的距离,可亚里士多德却说相差10倍。为什么忽视亚里士多德如此重大的失误却盯住我小小的误差不放呢?这也表明伽俐略没有做那个实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20
据说,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萨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玻璃弹子就比羽毛落得快。伽俐略认为: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相同。很多人反对这个观点,为了让人们相信,伽俐略跑到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于是伽俐略胜利了。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首先,当时没有理想的计时工具,伽俐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时是用自己的脉搏记时的,可见当时科学仪器的缺乏。如果做这个实验,很难做到让两个球同时抛出,即使做到了同时抛出,落地时间也无法准确判断;其次,空气阻力会对球的下落产生影响,玻璃弹子比羽毛下落得快就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羽毛下落的影响较大。两个铁球受空气阻力影响,落地时间很可能不一样,实验结果对伽俐略不利。所以,在伽俐略本人留下的记录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比萨斜塔实验。

实际上,伽俐略批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从逻辑推理开始的。他设想一个重物(如铁球)与一个轻物(如木球)同时下落,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然是铁球落得快,木球落得慢。现在,试想把铁球与木球绑在一起,同时抛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方面,铁球和木球组成了一个比铁球更重的物体,应当下落的比铁球更快;另一方面,铁球下落被木球拖住,其速度应该介于铁球与木球之间。这样,从同一个理论推出了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正确结论应当是: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

伽俐略这位真正的近代实验之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造者,并不满足于逻辑推理,他要用实验来验证他的设想。但不是跑到比萨斜塔抛下两个铁球,而是在室内用精心设计的斜面做实验。他做了很多不同坡度的斜面,斜面尽可能光滑。然后在不同斜面上滚下各种重量的铜球,他发现,物体从斜面上滚下,作加速度运动。但只要斜面坡度不变,无论什么重量的铜球滚下,加速度都一样;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但与坡度有关,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完全水平,加速度为零,物体若不受外力,他就应该永远沿直线作匀速运动,这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斜面完全垂直,就相当于自由落体,这时加速度最大,但对无论什么重量的物体,加速度都一样。

伽俐略做比萨斜塔实验这一传闻来自伽俐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他在写伽俐略的传记中提到伽俐略曾做此实验。但历史学家考证,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伽俐略做过这一实验。值得一提的是,158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用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10的铅球,让它们从高30英尺的高度落下,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在地面的木板上,围观者可以听到两个铅球撞击木板时发出的声音。1612年,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俐略,真的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材料但重量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到达地面。伽俐略在《两门新科学》中对此有一个辩护,意思是说,重量1:10的两个物体下落时只差一个很小的距离,可亚里士多德却说相差10倍。为什么忽视亚里士多德如此重大的失误却盯住我小小的误差不放呢?这也表明伽俐略没有做那个实验。
回答者: daniel97 - 门吏 二级 5-16 12:13
回答 共 1 条
据说,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萨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玻璃弹子就比羽毛落得快。伽俐略认为: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相同。很多人反对这个观点,为了让人们相信,伽俐略跑到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于是伽俐略胜利了。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首先,当时没有理想的计时工具,伽俐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时是用自己的脉搏记时的,可见当时科学仪器的缺乏。如果做这个实验,很难做到让两个球同时抛出,即使做到了同时抛出,落地时间也无法准确判断;其次,空气阻力会对球的下落产生影响,玻璃弹子比羽毛下落得快就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羽毛下落的影响较大。两个铁球受空气阻力影响,落地时间很可能不一样,实验结果对伽俐略不利。所以,在伽俐略本人留下的记录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比萨斜塔实验。

实际上,伽俐略批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从逻辑推理开始的。他设想一个重物(如铁球)与一个轻物(如木球)同时下落,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然是铁球落得快,木球落得慢。现在,试想把铁球与木球绑在一起,同时抛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方面,铁球和木球组成了一个比铁球更重的物体,应当下落的比铁球更快;另一方面,铁球下落被木球拖住,其速度应该介于铁球与木球之间。这样,从同一个理论推出了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正确结论应当是: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

伽俐略这位真正的近代实验之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造者,并不满足于逻辑推理,他要用实验来验证他的设想。但不是跑到比萨斜塔抛下两个铁球,而是在室内用精心设计的斜面做实验。他做了很多不同坡度的斜面,斜面尽可能光滑。然后在不同斜面上滚下各种重量的铜球,他发现,物体从斜面上滚下,作加速度运动。但只要斜面坡度不变,无论什么重量的铜球滚下,加速度都一样;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但与坡度有关,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完全水平,加速度为零,物体若不受外力,他就应该永远沿直线作匀速运动,这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斜面完全垂直,就相当于自由落体,这时加速度最大,但对无论什么重量的物体,加速度都一样。

伽俐略做比萨斜塔实验这一传闻来自伽俐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他在写伽俐略的传记中提到伽俐略曾做此实验。但历史学家考证,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伽俐略做过这一实验。值得一提的是,158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用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10的铅球,让它们从高30英尺的高度落下,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在地面的木板上,围观者可以听到两个铅球撞击木板时发出的声音。1612年,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俐略,真的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
第3个回答  2009-05-16
回答 共 1 条
据说,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萨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玻璃弹子就比羽毛落得快。伽俐略认为: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相同。很多人反对这个观点,为了让人们相信,伽俐略跑到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于是伽俐略胜利了。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首先,当时没有理想的计时工具,伽俐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时是用自己的脉搏记时的,可见当时科学仪器的缺乏。如果做这个实验,很难做到让两个球同时抛出,即使做到了同时抛出,落地时间也无法准确判断;其次,空气阻力会对球的下落产生影响,玻璃弹子比羽毛下落得快就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羽毛下落的影响较大。两个铁球受空气阻力影响,落地时间很可能不一样,实验结果对伽俐略不利。所以,在伽俐略本人留下的记录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比萨斜塔实验。

实际上,伽俐略批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从逻辑推理开始的。他设想一个重物(如铁球)与一个轻物(如木球)同时下落,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然是铁球落得快,木球落得慢。现在,试想把铁球与木球绑在一起,同时抛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方面,铁球和木球组成了一个比铁球更重的物体,应当下落的比铁球更快;另一方面,铁球下落被木球拖住,其速度应该介于铁球与木球之间。这样,从同一个理论推出了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正确结论应当是: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

伽俐略这位真正的近代实验之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造者,并不满足于逻辑推理,他要用实验来验证他的设想。但不是跑到比萨斜塔抛下两个铁球,而是在室内用精心设计的斜面做实验。他做了很多不同坡度的斜面,斜面尽可能光滑。然后在不同斜面上滚下各种重量的铜球,他发现,物体从斜面上滚下,作加速度运动。但只要斜面坡度不变,无论什么重量的铜球滚下,加速度都一样;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但与坡度有关,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完全水平,加速度为零,物体若不受外力,他就应该永远沿直线作匀速运动,这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斜面完全垂直,就相当于自由落体,这时加速度最大,但对无论什么重量的物体,加速度都一样。

伽俐略做比萨斜塔实验这一传闻来自伽俐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他在写伽俐略的传记中提到伽俐略曾做此实验。但历史学家考证,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伽俐略做过这一实验。值得一提的是,158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用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10的铅球,让它们从高30英尺的高度落下,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在地面的木板上,围观者可以听到两个铅球撞击木板时发出的声音。1612年,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俐略,真的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材料但重量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到达地面。伽俐略在《两门新科学》中对此有一个辩护,意思是说,重量1:10的两个物体下落时只差一个很小的距离,可亚里士多德却说相差10倍。为什么忽视亚里士多德如此重大的失误却盯住我小小的误差不放呢?这也表明伽俐略没有做那个实验。
回答者: daniel97 - 门吏 二级 5-16 12:13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
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
汪洋2008701 1760
月如钩11 660
freeskysea 565
gfigepyg 385
风语者月い 225
更多>>

订阅该问题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2009 Baidu
第4个回答  2012-05-03
据说,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萨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玻璃弹子就比羽毛落得快。伽俐略认为: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相同。很多人反对这个观点,为了让人们相信,伽俐略跑到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于是伽俐略胜利了。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首先,当时没有理想的计时工具,伽俐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时是用自己的脉搏记时的,可见当时科学仪器的缺乏。如果做这个实验,很难做到让两个球同时抛出,即使做到了同时抛出,落地时间也无法准确判断;其次,空气阻力会对球的下落产生影响,玻璃弹子比羽毛下落得快就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羽毛下落的影响较大。两个铁球受空气阻力影响,落地时间很可能不一样,实验结果对伽俐略不利。所以,在伽俐略本人留下的记录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比萨斜塔实验。

实际上,伽俐略批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从逻辑推理开始的。他设想一个重物(如铁球)与一个轻物(如木球)同时下落,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然是铁球落得快,木球落得慢。现在,试想把铁球与木球绑在一起,同时抛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方面,铁球和木球组成了一个比铁球更重的物体,应当下落的比铁球更快;另一方面,铁球下落被木球拖住,其速度应该介于铁球与木球之间。这样,从同一个理论推出了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正确结论应当是: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

伽俐略这位真正的近代实验之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造者,并不满足于逻辑推理,他要用实验来验证他的设想。但不是跑到比萨斜塔抛下两个铁球,而是在室内用精心设计的斜面做实验。他做了很多不同坡度的斜面,斜面尽可能光滑。然后在不同斜面上滚下各种重量的铜球,他发现,物体从斜面上滚下,作加速度运动。但只要斜面坡度不变,无论什么重量的铜球滚下,加速度都一样;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但与坡度有关,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完全水平,加速度为零,物体若不受外力,他就应该永远沿直线作匀速运动,这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斜面完全垂直,就相当于自由落体,这时加速度最大,但对无论什么重量的物体,加速度都一样。

伽俐略做比萨斜塔实验这一传闻来自伽俐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他在写伽俐略的传记中提到伽俐略曾做此实验。但历史学家考证,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伽俐略做过这一实验。值得一提的是,158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用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10的铅球,让它们从高30英尺的高度落下,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在地面的木板上,围观者可以听到两个铅球撞击木板时发出的声音。1612年,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俐略,真的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材料但重量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到达地面。伽俐略在《两门新科学》中对此有一个辩护,意思是说,重量1:10的两个物体下落时只差一个很小的距离,可亚里士多德却说相差10倍。为什么忽视亚里士多德如此重大的失误却盯住我小小的误差不放呢?这也表明伽俐略没有做那个实验。
回答者: daniel97 - 门吏 二级 5-16 12:13
回答 共 1 条
据说,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萨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玻璃弹子就比羽毛落得快。伽俐略认为: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相同。很多人反对这个观点,为了让人们相信,伽俐略跑到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于是伽俐略胜利了。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首先,当时没有理想的计时工具,伽俐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时是用自己的脉搏记时的,可见当时科学仪器的缺乏。如果做这个实验,很难做到让两个球同时抛出,即使做到了同时抛出,落地时间也无法准确判断;其次,空气阻力会对球的下落产生影响,玻璃弹子比羽毛下落得快就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羽毛下落的影响较大。两个铁球受空气阻力影响,落地时间很可能不一样,实验结果对伽俐略不利。所以,在伽俐略本人留下的记录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比萨斜塔实验。

实际上,伽俐略批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从逻辑推理开始的。他设想一个重物(如铁球)与一个轻物(如木球)同时下落,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然是铁球落得快,木球落得慢。现在,试想把铁球与木球绑在一起,同时抛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方面,铁球和木球组成了一个比铁球更重的物体,应当下落的比铁球更快;另一方面,铁球下落被木球拖住,其速度应该介于铁球与木球之间。这样,从同一个理论推出了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正确结论应当是: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

伽俐略这位真正的近代实验之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造者,并不满足于逻辑推理,他要用实验来验证他的设想。但不是跑到比萨斜塔抛下两个铁球,而是在室内用精心设计的斜面做实验。他做了很多不同坡度的斜面,斜面尽可能光滑。然后在不同斜面上滚下各种重量的铜球,他发现,物体从斜面上滚下,作加速度运动。但只要斜面坡度不变,无论什么重量的铜球滚下,加速度都一样;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但与坡度有关,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完全水平,加速度为零,物体若不受外力,他就应该永远沿直线作匀速运动,这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斜面完全垂直,就相当于自由落体,这时加速度最大,但对无论什么重量的物体,加速度都一样。

伽俐略做比萨斜塔实验这一传闻来自伽俐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他在写伽俐略的传记中提到伽俐略曾做此实验。但历史学家考证,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伽俐略做过这一实验。值得一提的是,158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用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10的铅球,让它们从高30英尺的高度落下,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在地面的木板上,围观者可以听到两个铅球撞击木板时发出的声音。1612年,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俐略,真的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