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对儒释道三家的观点与用途?

如题所述

这里的三家论道,主要指的是东方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学派,在其学派的哲学思想方面所体现的各自的思想,以及相互的特点。作为东方文明的主要思想组成部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对东方文明的发展具有历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三家的思想也因各自的观点不同而产生了交锋,这对东方思想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作为三种思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中国。而在中国,这三中思想的交锋又因为时代的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是中国的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的交锋,这主要是因为这两派是中国本土的学派,都同时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两派的主要思想不同点体现在:对“仁”的运用方面。道家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强调“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而孔子在对”仁“这个方面却十分地强调,并把“仁”上升到了儒家的核心地位和核心思想的层面。孔子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从上面可见,这两个学派对“仁”所持的观点因所占的角度不同,致使所得到的观点也不同。老子是从自然的层面,从道学的最高层的核心意义上讲“仁”是“道”和“德”后面的层面。而孔子却是从社会的层面来谈“仁”的孔子讲求从“仁”的角度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所站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其所得到的最好结果也不同。但是不管是站在任何角度,这两家之言都给中国乃至东方世界提供了影响深远的思想成果。值得提及的是,在汉朝初期道家在政治上一直是为执政者所推崇,但是到了汉朝的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 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因为汉朝大儒董仲舒在政策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乃至董仲舒对道家,阴阳等理论的吸收,使儒家的思想在汉朝时成为了主导的思想。在这个历史时期,因为政治的需要,儒家在后来占得了主导。
在汉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在开始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并不顺利。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因得到当朝皇帝的推崇而使佛教在中国大行其道。这期间虽然曾经遭到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灭佛”打击,但是很快又恢复了过来。后来到了唐朝的时候,佛道两家和儒家都为当朝的政府所扶持,但是在唐初的时候,佛道两家还是因为各自教义的不同而导致了双方的辩论。唐初佛道争辩中,论题主要围绕着道与自然,道与万物,道可否言说等方面展开,佛教攻击道教的策略:一是以日常经验思维去否证道教的终极信仰———"道"———的至上性;再则是指出道教自身对"道"理解不具有一致性,存在着矛盾。从记载来看,道教学者的辩白是无力的,他们对佛教问难的较合理的解答更多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些著作既是道教学者的应难之作,也展现了道教发展的历史轨迹。这其中最根本的分歧主要体现在:道家认为大道无名生育天地,吾不知其名,强曰为道!这个道是万物之宗的意思,就是我们宇宙从何而来,而起点就是道!也就是说无一物不是道的造化,无一物不是道的本身!若说道是什么 可以打个比喻 道乃万物之宗 好比宇宙的起点 好比创造这个起点的就是道!而佛家认为,宇宙众生种种幻化,皆由心生。这一点我认为有几点关键问题。是宇宙创造万物还是我们自己的心创造宇宙。因为这些的分歧点,以及佛道在宗教利益的争夺上,获取政治资源上相互在历史上争锋。进而导致了魏武灭佛的情况。但是在历史上各个事情,儒道佛这三家,除了儒家以外,道佛两家都属于“在野派”。因为这两家都没有和政治成为真正地连体者。因此,儒家虽然在中国没有成为宗教,但是其所信仰的人却是最多的。其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儒家也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不是宗教的宗教。
儒道佛这三家在经历了相互的交锋以后,也同时在相互地吸收着对方的理论成果为己所用。进而在中国形成了三家鼎立,相映成辉的局面,直到今天。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也因为这三家思想相互融合逐渐的在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的东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给整个人类文明增添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4
中国古人一般对儒者治国;道术修身;佛家静心啊;正确与否啊兄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