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关羽报仇是真的吗

刘备为关羽报仇打江东是出于真心吗还是为了面子或是为了统一天下…求解

刘备伐吴,其实是他在临死前,为了统一天下做的最后一搏,先得东吴,然后北伐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 刘备是个乱世的英雄也好,奸雄也罢,不得不承认,这个人很有能耐。能用人、会用人,本来就是古来明主的最大优点。整个中国古代史,基本上就是人才的斗争史。得人才、用人才,就能取天下。刘备恰好是个会用人的主,而且得了西川之后,兵强马壮,猛将如云。 但是这时候的刘备,大家都知道,年纪不小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以刘备知人善任的特点看,刘备一定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是个什么鸟人,能不能和天下争衡。 因此,刘备伐吴,其实是他在临死前,为了统一天下做的最后一搏。是他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为关羽报仇只是个很好的借口。何况,出兵是在关羽死后近两年之后才进行的。 咱们看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1、西蜀本身:取得两川之后,部队经过两年的休整,战力可观;而经济、内政在诸葛亮的治理下,积攒的财力和物资足以保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同时,诸葛亮在成都,魏延在汉中,足以保证内部的稳定,魏基本上从汉中方向打不进来。不要小瞧魏延,毛泽东都曾称赞他的北伐战略,演义虽然鄙视他,历史上确实个大将之才。再加上西羌对马超同学的崇拜,即使刘备带着大军出去,内部绝对稳定。 2、中原强大的魏国:一代枭雄-曹操新死,曹丕虽然还凑合,但是和老子相差太远,守成尚可,不足与天下豪强争雄。而且刚刚取代汉统,国内尚有矛盾,并不是铁桶一样的。同时,前两年在荆州,关羽同学水淹七军,阵斩大将庞德,魏国的损失也是很大的。 3、伐吴事件被害人-吴国:雄才恣肆的吕蒙,在整死关羽没多久,自己也挂了。孙权此时也没找到一个帅才,陆逊同学此时还在写功课了--没人当他是颗葱。 这个时候,三国里面,表面上能遏制刘备的曹操、吕蒙挂掉,刘备自己的儿子又是个废物,刘备心中大概也会盘算:要是我死了,这儿子不争气,估计我辛苦半辈子的江山很快就去了。 为了万世基业,也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博一把。关羽的死,顺理成章的,成为伐吴的最佳接口,和自己标榜的兄弟义气正相符合。 如果伐吴取胜,则与曹氏隔江而治,即使短时间内损兵折将比较厉害,依靠长江天险,曹魏对他也没有办法。 休整一段时间,凭借他的能力,和诸葛亮的治国能力,挟伐吴胜利之威,西边的魏延、马超出汉中,自己带雄兵过长江,一统天下也未必不可能。 如果失败,凭借诸葛亮的能力,和两川易守难攻的态势,魏和吴也基本没有办法。不要相信演义的忽悠,真以为陆逊被八卦阵吓跑了。那都是因为川中易守难攻,诸葛亮尚在,马超魏延赵云等猛将犹在,他们根本老虎啃刺猬,无处下口。 因此,可以说,刘备伐吴,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局面:胜,则天下可取;败,则西川可守。 这种情况下,没几年好活的刘备同学,伐吴就顺理成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8
不是,形势所逼,因为关羽襄樊之战是他指使,荆州当时算是他的根本,他还没完全在益州站稳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8
以我来看,刘备发兵东吴是在一年半以后,并且是匆忙称帝。我们假设,刘备与关羽当真是“兄弟情深”(正史中未结拜,但恩若兄弟),为什么要等上一年半才出兵伐吴,还要称帝?所以刘备是为关羽才出兵的说法,显得就不是那么真切。另一说法就是以攻为守,众所周知,三国中蜀最弱小,刘备借为关羽复仇之名,向魏吴展示蜀国之“强”。让魏吴不敢轻易攻蜀。
第3个回答  2014-04-28
根本不是,三国演义上,刘备是关羽的兄长,但在三国志中却没有刘备与关羽结拜的记载,刘备去为关羽报仇只是一个借口,实际是去一统江东,从他用兵的方法就可以看出来,起大军70万,但又不希望速胜,因为要脱到汉献帝死后,否则自己只能封个代王什么的。所以此次战役不带诸葛亮,让赵云殿后,典型的兵强将弱,如果他真想打,根本不用这样。
第4个回答  2014-04-28
当时的事情谁能说清呢,刘备攻吴是在关羽死了两年之后吧,或许三者都有,只不过是重点偏向不同。三者综合起来也是可以的因为三者不矛盾,我想刘备可能是为一统天下加上为关羽报仇吧,有说法说是刘备为了灭吴关羽只是个借口,但是我们不是刘备谁又说的清当时刘备是怎么想的呢,需知人心是最难以琢磨的,而且很多事情都是在电光火石间的一个念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