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按摩手法的补泻?

如题所述

因此无论是针灸、按摩、使用中药,都要围绕着调节人体平衡机能这一目的来发挥作用,当人体偏向虚弱时,需要通过补的方式来纠正偏差,当人体机能亢进时,需要通过泻的方式来消除过盛的倾向。按摩手法的力度、方向、频率等不同,对人体会产生补或泻的作用,如果不注意区分手法的补泻,在进行按摩健身治病时,不仅不能将身体的偏差调节至平衡,反而会将偏差扩大,起到相反的作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根据按摩古今按摩理论的要求和实践经验,朋友们在按摩时需要牢记以下几种规律,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按摩手法的补泻。一是在按摩力度上,轻按轻揉为补,重按重揉为泻。可以这样理解,当轻按时,人们感觉比较舒服,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像进行良好的睡眠一们,所以有补的作用;当重按时,刺激强,人体的能量猛然会汇集到刺激点,多余的能量会消耗一部分,所以有泻的作用。二是在按摩的方向上,顺着经络行走的方向为补,逆着经络行走的方向为泻。中医的经络行走方向是不同的,手三阴经是从胸到手,手三阳经由手到头,足三阳经是从头到足,足三阴经由足到胸。我分析其中的道理,大概是顺着经络行走方向,为经络中气血运行增加了动力,所以为补,逆着按摩时为经络气血运行增加了阻力,消耗了动力,所以为泻。另外,在进行圆周运动的揉法时,以顺时针为补,以逆时针为泻。三是在按摩的频率上,缓慢的按摩为补,急促的按摩为泻。这也是与刺激的程度有关,在缓慢的按摩时,为人体气血运行增加了能量,在急促的按摩时,身体的能量处于发散状态,所以分别为补和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