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究竟藏身于何处?历史上真有此人吗?

如题所述

看了这么多次的《新白娘子传奇》确不知道法海是何来路(小时候一直认为他是鳖精),今天好奇心大发,于是上网百度了一下,哈~收货不少哦~ 原来历史上真有其人哈~法海,据史书记载,是唐朝的一位对我国佛教发展有卓越建树的一位高僧,俗名裴文德,唐朝人,是唐宣宗大中年间吏部尚书裴休的儿子。裴休,字公美,唐代济源县裴村人,出身官宦之家,家世奉佛。因笃信佛教,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时任宰相的裴休捐建密印寺(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境内)。时年,皇子得恶疾,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他的儿子赐号“法海”。 据《金山寺志》等有关资料记载,法海出家后,领父命先去湖南沩山修行,接着又远赴江西庐山参佛,最后到镇江氏俘山的泽心寺修禅。但此时建于东晋时期泽心寺寺庙倾毁,杂草丛生。46岁的法海跪在残佛前发誓修复山寺。为表决心,他燃指一节。从此,法海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精研佛理。一次,法海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一批黄金数镒(音"议",古代重量单位,20两为一镒),但他不为金钱所动,而将其上交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李琦上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赦令将黄金发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赦名金山寺。从此泽心寺改名金山寺。现金山寺仍有法海洞,据传即修寺时所居的洞。由此可见历史上记载的法海是一位得道高僧,拆散别人的家庭的事情更是子虚乌有。但是为什么法海会被塑造成《新白娘子传奇》中那个造人唾弃、声名狼藉的和尚呢?这个大概跟他云游四海的经历有关吧。据《金山志》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原来,法海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 对这一传奇色彩的神话剧,法海的身份也一直是一个谜。在电视剧中,法海曾经为了逃避玉帝的惩罚(管闲事,拆散白蛇一家)而藏身于蟹中,尤其是他最后的藏身之所也更是好奇。对这一描述,鲁迅先生曾这样分析:蟹的那个砂囊(就是法海藏身的地方),是个比较标准的四面体,三面比较硬,而对着眼和口的一面是透明的薄膜。整个囊外面裹着膏油,如果仔细看,那薄的一面,还有两小块肌肉,和眼睛、触角基部相连。将薄的那面撕去,剩下的三个面,里外一翻,就算是把那秃贼揪出来了。河蟹里的“法海”比较完整,可以见他盘腿晏坐、双手合十的情形;而梭子蟹的则只能看见光头,看不出手;还是青蟹的最妙,连仔细看时,连眉弓都能看清楚!而且这也是为啥蟹膏是黄色的原因--那是法海的僧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