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阿拉伯语的就业前景如何?

如题所述

就业对于阿拉伯语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只要学的好,不愁没人要(其实是废话)。 具体说,就业率还是很高,我们系已经连续N年100%。至于渠道,这行口译最高就是同传,阿拉伯语同传在国内凤毛麟角,普通大型会议的传译平均每小时大约7000%人民币,你说同传能赚多少? 至于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就是考研,当老师,搞语言的研究,-----这工作我觉得很枯燥,但很稳定收入和福利也会不错,然后你就一年一年的熬,直到熬到系主任。 当公务员也不错,外交部是首选,其它部委也不错,新华社也有要人。 最后当然是 公司,外企国企私企,。。。。。。。就靠自己闯了。特殊性:1,难度 开始确实难,后来更难,但是还没难到学不会的地步,玩命学就行了 2 性别歧视,虽然各行各业都存在,但阿拉伯语系的女生最不幸,各大单位很多都明确表示不要女生,尽管她们学的好,但很多单位宁可要一个学习一般的男生,当老师或改行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能考上外交部最好。 最后再说一句,千万别放弃英语,我就是吃了大亏,有时候它比专业还有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但在考试时,女生的阿语成绩却普遍比男生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周烈说:“现在学习阿语的男女生比例是7:3。”小语种就业前景较好虽然男女生比例差异大,但很多学生仍旧选择阿语的原因主要是看好“小语种”的就业出路。大外的有关人士说,毕业于像阿拉伯语这类“小语种”的学生就业意向很乐观,有的单位会直接来学校要人,而学生们多会考虑报考公务员、进入驻外机构或是考研究生,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到沙特、巴基斯坦、伊拉克、利比亚、埃及等中东国家担任翻译或留学;到驻外使馆、经贸委、卫生部或大型驻中东国家的企业从事外事翻译工作或者到外资企业做翻译。在浙江义乌,阿语翻译是热门职业。因为那里会聚了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商人,每年来往于阿拉伯国家与义乌市之间的商人大约有30万人次,就业机会很多。阿语、意语的高考分数线并不低,甚至高出俄语分数线很多,但是报考的人仍趋之若鹜,这种现象也和这些“小语种”乐观的就业前景有关。而针对这种现象,国内一些高等学院也纷纷加入阿拉伯语人才培养的行列,专家介绍说,国内目前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已经从7所发展到24所阿拉伯语难学是出了名的,“学过阿语的人,能把一篇刚拿到手的文章在不需要理解意思的情况下,完全无误地读出来,我认为就是合格了。”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仲跻昆说,“它的难点是多方面的,光发音和语法的变化就很复杂,阿语虽然只有28个字母,但因为语法等原因的变化,一个字母可能会有4个读音。”现在社会上人们掌握最多的语种当然是英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23
阿拉伯语的就业前景比较好!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济交往越来越大,阿拉伯语的就业前景很好的。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最近十余年一直有很大增长的势头!从以下摘抄的新闻很能够说明问题!
2005年3月,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宣布,支持中国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萨米哈·苏克尔说,作为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埃及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
阿拉伯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涉及人权、西藏、北京奥运会等问题上给予中国重大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及外长理事会连续通过加强对华关系的决议。在地区热点问题上采取公正、平衡立场,受到阿拉伯国家欢迎。中阿在一些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保持着良好的协调与配合,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反恐、多哈回合谈判等问题上立场相近。
从2003年至2013年10年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总额从255亿美元增至2389亿美元,年均增幅达25%;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从4058万吨增至1.33亿吨,年均增幅12.6%;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从26亿美元增至291亿美元,年均增长达27%;中国企业对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从1725万美元增至20.4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达1.33亿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47.2%。为加强双边能源合作,双方分别在三亚、喀土穆和银川召开了三次中阿能源大会,会议成为双方围绕能源开发和安全、新能源利用等问题开展集体对话、协调和合作的新平台。
第3个回答  2017-09-09
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外交、经贸、文化、新闻等涉外机构及高校、科研、外企、旅游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就业前景分析(按阿拉伯语专业相关职位统计):据统计,阿拉伯语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广州,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中排名第11。
第4个回答  2017-09-09
阿拉伯语被称为“最难学的语言”,但仍有很多学生在报考时“挑战”阿拉伯语,究其原因,主要是阿语在很多重要方面的广泛应用。

阿拉伯语难学是出了名的,“学过阿语的人,能把一篇刚拿到手的文章在不需要理解意思的情况下,完全无误地读出来,我认为就是合格了。”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仲跻昆说,“它的难点是多方面的,光发音和语法的变化就很复杂,阿语虽然只有28个字母,但因为语法等原因的变化,一个字母可能会有4个读音。”

学习阿语的人,男生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很多阿拉伯国家不太愿意接受女性求职者,所以男生在阿拉伯国家相对更好找工作。但在考试时,女生的阿语成绩却普遍比男生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周烈说:“现在学习阿语的男女生比例是7:3。”

小语种就业前景较好

虽然男女生比例差异大,但很多学生仍旧选择阿语的原因主要是看好“小语种”的就业出路。大外的有关人士说,毕业于像阿拉伯语这类“小语种”的学生就业意向很乐观,有的单位会直接来学校要人,而学生们多会考虑报考公务员、进入驻外机构或是考研究生,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到沙特、巴基斯坦、伊拉克、利比亚、埃及等中东国家担任翻译或留学;到驻外使馆、经贸委、卫生部或大型驻中东国家的企业从事外事翻译工作或者到外资企业做翻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