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实验)

老师要我们自制一个小实验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各位高手想一想
最好要对比。
如:在玻璃上写字,在纸上写字

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方法一:利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6N;当拉力增大为5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6N.


(2)方法二:如图乙所示,用3N水平力F拉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运动,而B静止不动,此时,与B连接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则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N,方向水平向右;若在桌面与木板A加上毛巾后再增大F拉动A,则B受到摩擦力不变.

扩展资料

分析 (1)物体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拉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物体B静止不动,则受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9
材料:一面是光滑、一面是粗糙布面的长木板
两个长方体木块
弹簧测力计

1、把一块木头的不同侧面与长木板表面相接触,缓缓的匀速拉动木块,使弹簧测力计得试数稳定,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得试数。
2、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块木块,重复上述操作,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得试数。
定义和解释: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在本质上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
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
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
第四:两接触面不光滑.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弹力的地方不一定有摩擦力
但,有摩擦力的地方一定有弹力
摩擦力是一种接触力,还是一种被动力
解决此类问题方法:有主动力或主动先决条件入手,进行受力分析
常用方法:假设法——假设力存在的方法
[编辑本段]生活中的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让我们举一些例子。
当你在路面行走时,由于鞋底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静摩擦力),你的脚才不会在地上打滑。相反,当你在雪地、冰面或极光滑的地砖上行走时,由于鞋底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太小,一不小心,就会滑到。这一正一反的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我们走路来说,摩擦力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是在两个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存在摩擦力,而且,在两个互相接触但未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也存在摩擦力。你之所以能够站在斜坡上而不滑下来,是由于你的鞋底与坡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你之所以能够用钉子把两块木板钉在一起,是由于钉子与木板有足够大的摩擦力。实际上,只要两个物体互相接触,而且它们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由此我们可以说,阻碍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相对运动(或者阻碍它们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就叫摩擦力。
[编辑本段]滑动摩擦力
定义或解释:
(1)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为什么要用弹簧秤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弹簧秤测出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摩擦力大小。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两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应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测出了拉力大小也就是测出了摩擦力大小。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法向正压力N大小和接触面的性质(动摩擦因数)有关。接触面相同时,法向正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法向正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观接触面积无关。
(3)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相互接触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能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要清楚阻碍“相对运动”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它物体作参照物的。如:实验中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用弹簧秤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是由于受到木块对它的静摩擦力才随木块一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具体情况是:当木块受到拉力由静止向前运动时,砝码相对于木块要向后滑动,木块就给砝码一个阻碍它向后滑动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所以砝码相对于木块没有滑动,这时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与物体间的表观接触面积无关。
(5)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往往采用“理想化”的做法,如某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光滑的表面上,这“光滑”就意味着两个物体如果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没有摩擦。
[编辑本段]静摩擦力
定义或解释:
(1)当物体与另一物体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个力叫摩擦力。若两相互接触,而又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对滑动趋势,而又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接触面之间出现的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是粗糙的;
②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
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静摩擦力的方向:
①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如果接触面是曲面,则为该曲面的切线方向),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谓的相对,是以施加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参考系。
②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的判定:假设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力,看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由此判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4)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即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最小力,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它略大于使物体刚要运动所需要的最小外力(最小滑动摩擦力)。
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随实际情况而变,大小可以是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的任一数值。
(5)静摩擦力是很常见的。例如,拿在手中的瓶子、毛笔不会滑落,就是静摩擦力作用的结果。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制成衣服,也是靠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也很多。例如,皮带运输机是靠货物和传送皮带之间的静摩擦力把货物送往别处。
[编辑本段]滚动摩擦力
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称为“滚动摩擦力”。它实质上是静摩擦力。接触面愈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愈大。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在交通运输以及机械制造工业上广泛应用滚动轴承,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力。例如,火车的主动轮的摩擦力是推动火车前进的动力。而被动轮所受之静摩擦则是阻碍火车前进的滚动摩擦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09
  测量摩擦力大小方法:
  1、用弹簧测力计,拖着需要测定的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力计上显示的数值,为摩擦力大小。
  2、用恒定重力的重物下落拖着需测定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测得加速度,可以求解得到摩擦力大小。
  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或有运动趋势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广义地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也受到摩擦力。作为借喻摩擦力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用来描述阻碍进展的力量。
第3个回答  2009-03-31
材料:一面是光滑、一面是粗糙布面的长木板
两个长方体木块
弹簧测力计

1、把一块木头的不同侧面与长木板表面相接触,缓缓的匀速拉动木块,使弹簧测力计得试数稳定,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得试数。
2、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块木块,重复上述操作,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得试数。
第4个回答  2009-03-29
手湿着拧瓶盖,手干着拧瓶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