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具有选择性。意识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有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具有与一定目的相联系的计划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意识的能动作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反应对象不只是一般的模仿,而是能动的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应 ,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的认识活动,是意识活动,这种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意识指导下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意识的参与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2、意识活动有能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描摹、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因其主观性能够超越现在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并创造一个现在世界中没有的理想世界或幻想世界。意识能超越经验,超越时间,从而能创造新事物。意识如果不会复制现实、不会创造,那么就不会有日新月异的现实世界。
3、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意识先是在观念范围内把知识和价值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现实世界上所没有的、理想的、人所需要的事物,这种理想的事物以理论、观念的形态存在着。这理论、观念可以变成实践的目的,通过指导实践,然后转化成现实的东西,精神变物质。这个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因此说意识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意识通过实践对世界的改造使“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人越来越生活在意识所创造的“人化自然”世界之中。意识,尤其是意识中的科学在近现代世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灵魂和肉体、意识和身体的关联极为密切。身体好坏会影响情绪、思维、态度;反过来人的情绪、思维、态度也反过来影响和控制人的身体及其生理活动。许多疾病是心因性疾病。负面的情绪,心态会对人体的生理过程产生消极影响,而乐观的情绪,健康的理性,崇高的精神境界则对人体生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12
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人在行动以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行的计划。实践就是在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2.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造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事物和现状,还可以追忆过去的事情,并能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测未来。

3.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这是意识能动性最重要的表现。因为,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意识活动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 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一个人精神是否愉悦,心情是否舒畅,对于他(她)的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三)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途径

  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充分地发挥出来,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这就是:

1. 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恰当的估计;

2. 从事实践活动;

3. 尊重规律;

4. 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