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供求曲线和弹性理论,分析粮食丰收了为什么农民收入反而可能下降

如题所述

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等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粮食丰收导致了粮食的供给增加,在需求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粮食的均衡价格下降,由于粮食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粮食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减少。

政府一方面可以采取支持价格,记忆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来收购粮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农民补贴,限制农产品的产量,减少市场供给。

从供求关系角度来看:当一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从需求弹性来看,由于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粮食需求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即需求缺少弹性。

即使粮食降价,粮食的需求也不会大幅度上升,因而在粮食丰收以后,供给的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而价格下降带来的收益增加不足弥补由于降价带来的收益损失,使农民收益最终减少,伤害了农民的利益。

扩展资料:

需求弹性包括:

①需求价格弹性。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例如,某种产品的价格上涨1%,销售量下降1.5%,此种产品的弹性即为1.5。需求弹性有5种情况:大于1、小于1、等于1 、等于零和无穷大 ,分别表示需求量变化大于、小于 、等于价格的变化,或者不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也不变化 ,或者价格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需求量无穷大的变化。

②收入弹性。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

③交叉弹性。衡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供给弹性包括: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交叉弹性等。供给(价格)弹性,衡量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在计算上都可以分为点弹性、弧弹性以及一般公式法。

点弹性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Edp=(dQ/dP)*(P/Q),弧弹性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弹性,又称中点法,(Q2-Q1)/[(Q2+Q1)/2] / (P2-P1)/[(P2+P1)/2]。一般公式法:△Q*P/△P*Q。(以上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供给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性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8
这个就是谷贱伤农现象。因为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丰收使得供给曲线向右下平移,因而其均衡价格大幅度下降,而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幅度,从而导致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第2个回答  2015-04-20
这很容易理解啊。所谓谷贱伤农,按照教科书理论,粮食大丰收造成供给大于需求,而粮食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因此一旦产量的增加难以弥补价格的下滑,粮农反而可能在丰收年收入下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