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生鲜食品的损耗

有没有超市生鲜区管理人员给我根据生鲜食品损耗类别的具体数据。一个月的统计数据。写论文急用。谢谢。
还有生鲜食品损耗的概念还分类。
不要从网上找的哦,这我也可以找到。

  首先明白的告诉你,即使你给500分,我也不可能告诉你关于超市生鲜损耗的具体数据,还是一个月的,这对超市来说就是商业机密,有了这些东西,人家可以很轻易的推算出你的实际成本。
  但是就生鲜损耗以及分类,我可以给你说说
  首先,什么是生鲜损耗,所谓损耗就是指:因为操作,耗用等原因,而使其不能按既定售价卖出或者因为品质变坏而被迫丢弃。
  损耗的分类,可以分为2大类损耗
  其一:正常损耗。生鲜商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导致的变质,腐败。还有在销售过程中的磨损。前面一点很好理解,后面一点,你可以这样理解。一般大一点的超市,你都可以看见在水果,蔬菜区,会有一个提示,提示顾客挑选时候注意轻拿轻放,背后的潜台词就是,由于顾客挑选时候的不文明举动,导致水果,蔬菜碰伤导致损耗;另外一般如水果,玉米进来的时候都有一些枝叶,玉米还有叶片包裹。在消费者来的时候,就完全不理会,全给你扒掉,而你在进货时这部分枝叶的重量是算在成本里的,无形中就造成损耗。
  其二:是管理损耗。你可以将这部分理解为非正常损耗,也就是可以通过各种努力避免或者尽可能减低损耗的地方。具体划分为9个小类
  1.进货损耗
  在进货的时候,检查货物的质量不严,供应商以次充好,或者搬运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前面一点以次充好,在超市,像我这里,本地水果蔬菜还好,如果是外地调来的 自采商品,一般能进几百件1次,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供应商将几件坏货,或者其他种类水果混装进来的情况,如果是当场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的情况,货款俩清,不能退货,在验收时候有没有发现,就只能当作损耗处理,吃哑巴亏了,不过一般来说都是长期合作关系,这样的情况发生极少。关于后一点,就是理货员在运输过程中,为了贪快,过高堆放货物,导致货物堆倒塌,压坏货物。造成的坏损,也是有的。
  2.顾客遗弃的生鲜商品没有及时回收。有时候顾客挑选好一些商品,临到付款的时候又因为种种原因不买了,丢一边,我们超市管这种商品叫孤儿商品。孤儿商品不及时放回原处,特别是生鲜类的,冷冻水产,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腐败。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应该的。时常能发生。
  3库存损耗
  因为进货量过大,而销售有没有预期的目标。过剩积压造成损耗,这种情况是生鲜损耗的一个大头。生鲜商品的销售时间从10几天到几天不等,如果进货过多,一时间无法销售出去,就是亏损,责任就在于生鲜课人员在预估销售时候没有科学的计算,安排。
  4工程维护
  因为没有及时对冷藏设备进行保修,维护,造成停机,停电而造成的损耗。这种情况不多见,但是又发生过。而且一旦发生只要一个晚上,什么都完了。
  5.偷盗
  顾客和员工的偷盗,几乎天天都有。。。哎。感叹下,现在人的心理,明明自己消费起得东西非要偷,感受下一种变态的刺激感,真是无语。因为数额小,达不到立案标准,而且案犯几乎都是大妈。大爷。。所以,只有劝阻之,无奈。
  6.鼠害
  超市头疼的家伙,就是这个,每天都有鸡蛋什么给他咬了。因为鼠害造成的损失是一大难题,我们甚至设立了奖项,可以凭打死老鼠的尸体领取现金奖励,一头6元
  7,收银员
  生鲜商品的价格千差万别,有些同样是苹果,国外进口和国内就差别很多。有时候糊涂的收银就不会区分,有些顾客恶意的更换标签,碰上糊涂的收银就蒙混过去。

  剩下2个小分类,你就没必要知道了,有上面7个就行了,给分吧,码字累死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5
http://www.szporter.com/syglw/cwgl/200612/23724.html

超市生鲜食品损耗控制

生鲜食品经营进入中国超市历经5年时间,它的普及影响着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的形态。与此同时,所有超市的生鲜食品经营者也都面临着生鲜食品经营的损耗控制问题的挑战,有时它就如同“黑洞”一样困扰着众多生鲜食品经营管理者。

由于生鲜食品经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损耗在经营过程中极易发生,损耗控制(包括经营成本控制)业绩取决于整个生鲜食品区的运作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鲜食品乃至整个超市的盈亏兴衰。如不能够有效抑制损耗就会直接侵蚀超市的纯利润,由此可见损耗及成本控制对生鲜经营的重要性。

一、与超市生鲜食品经营有关的损耗定义

虽然损耗一词在超市和生鲜食品经营上被频繁使用,但却理解各异:有的超市经营者把损耗理解为失窃损失,有的认为损耗还包括商品破损;在生鲜食品经营中有的则将损耗界定为生鲜产品的丢弃物或废品。对于损耗的不同理解,反映出企业各不相同的管理理念和认识水平,由此也引出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而损耗管理和控制的效果也会迥然不同。

根据美国食品营销协会《超市防盗手册》,损耗包括降价损失、废弃损失、偷窃损失、储运损失等,因此损耗产生的原因就不仅限于前述的理解,损耗应该是由盗窃、损坏及其他因素共同引起的。

损耗控制涉及超市管理的许多方面,需要保安防损、储运和各有关管理部门共同协作。因此,全面、准确地理解损耗在连锁超市经营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拓宽思路,归纳分析生鲜经营中产生损耗的条件和原因,从整个管理体系上人手,寻找改进管理的办法。
二、超市生鲜食品经营中产生损耗的原因

生鲜食品多属于非标准、保存条件特殊的商品,再加上现场生产加工所涉及的管理过程和环节比一般商品繁琐复杂得多,需要管理控制的关键点增加,如果供、存、产、销之间的衔接协调不当,产生损耗的环节自然就多,其中既有在超市各部门带有共性的损耗原因,也有在生鲜区特定的原因。按生鲜区的管理流程分类,损耗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生产责任原因

(1)产品质量:部分由超市自行生产的产品质量达不到出品标准要求,而造成减价和报废所致的损失;

(2)工作疏忽造成损坏:由于员工工作疏忽大意导致设备和原料损坏;

(3)产品卫生问题:环境卫生达不到标准,影响的品质及其外观,最终影响销售;

(4)设备保养、使用不当:由于设备养护和使用失当,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变质损耗出现和加大;

(5)生产正常损耗:是指在产品加工储存过程中由于水分散失或工具沾带等原因造成的一定比例的损耗,这是所有损耗中唯一可视为合理的损耗。

2.管理原因

(1)变价商品没有正确及时处理:由于生鲜食品因鲜度和品质不同,致使价格变化比较频繁,如果管理不到位,变价商品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处理,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2)店内调用商品没有登记建帐:生鲜食品各部门之间常会发生商品和原料相互调用的情况,如果各部门的有关调用未建帐或记录不完整,就会在盘点帐面上出现较大的误差,造成库存流失;

(3)盘点误差:在生鲜食品盘点工作中,由于管理无序,或盘点准备不充分,对于盘点的误差不能及时查明原因,必然出现常见的盘点误差损失;

(4)订货不准:生鲜部门订货人员对商品销售规律把握不准或工作不够细致,原材料或商品订货过量,往往无法退换或逾期保存而造成商品或减价损耗;

(5)员工班次调整:在员工班次调整期间,由于新的岗位需要一段适应时间,损耗在这个阶段属于高发期。

3.后仓管理原因

(1)收货单据计数错误:在收货环节上,由于相当一部分为非标准商品和原材料,因鲜度、水分含量和冷藏温度等的不同,收货的标准受收、验货人员的经验影响较大,出现判断误差和计数错误的可能性也较大,这里也不排除人为故意造成的误差;

(2)退换、索赔商品处理不当:部分超市未设立索赔商品管理组或专职人员,或管理工作不到位,对索赔商品得不到及时处理,无法取得合理的索赔商品补偿,使得本可挽回的损失扩大化;

(3)破损、索赔商品管理不当:破损及索赔商品在待赔期间管理不当,发生丢失等,将无法继续获取赔偿;

(4)有效期管理不当:生鲜商品和原料需要进行严格的有效期管理,做到“先进先出”,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出现较大的损失;

(5)仓管商品和原料保存不当而变质:由于生鲜食品和原料保存环境和温、湿度条件达不到要求,也会造成变质损失;

(6)设备故障导致变质:因冷藏、冷冻陈列和储存设备运转不正常或出现故障,导致变质损失。

4.销售前区管理原因

(1)标价错误:生鲜销售区的商品标价错误,包括各种价格标签、POP和品名等错误,造成售价损失;

(2)收银计数错误:这类错误常出现在两个环节:一是非标准生鲜品在称重计量时打错商品名称,出现计价错误;二是收银台对商品扫描时发生计数错误;

(3)内部和外部偷盗行为:生鲜商品和原材料因其可直接食用的方便性,偷盗发生率较高。一般来讲,水果、熟食、面点等商品的偷盗损耗率会高一些,而且一旦失窃不易查证;

(4)顾客索赔退换损失:因顾客对商品投诉出现的退、换货损失。
第2个回答  2009-05-25
数据我不知道,但是生鲜食品的保藏主要是防腐、抑菌等,损耗我个人认为主要就是失水,最主要的就是菜、水果和肉类,我以前再肉品企业做过QC,鸡肉的失水率6%是允许范围,但是基本都达不到,一般0-2摄氏度保存超过2天就需要加冰块。
第3个回答  2009-05-25
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