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中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西北陕西的黄土高坡,那里风沙,穷,缺水,那是快20年前的事了

在我中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西北陕西的黄土高坡,那里风沙,穷,缺水,那是快20年前的事了现在我来到这里,发现风沙没什么,也没看到贫困,黄土高原

曾经满目黄土,一吹风就一片昏天暗地,今日,终于也有了改善的一天。「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10月的一篇文章指出,早在秦汉时代 ,本区曾是“沃野千里” 的农牧业兼为发展的地方。历经明朝修筑陕北长城 , 屯驻人马。清中叶“借地养民” ,垦荒伐木 ,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导致沙漠化发生。到建国 前 ,该区仅残存 4 ×104hm2 天然林 ,覆盖率只有 2 %[1 ]。建国后沙区大规模治沙造林种草 ,植被 覆盖率明显提高 ,局部沙化土地甚至有所逆转。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向社会公布了首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显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31%提升至2012年的53%,12年间提升22%;植被覆盖结构显著好转,中、高覆盖度植被面积所占比例由33%提升至83%,耕地、荒漠与裸露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园林地、草地面积持续增加。

陕北北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占全河的38%。

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退耕还林草面积达9617.2 km2。

利用1998-2004年NOAA卫星遥感资料,计算陕北北部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发现陕北植被指数增幅在50%-200%之间,其中吴旗县增幅最大。对延安北部及榆林市1998-2004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得出植被指数增加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初见成效,不是由于降水变化引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