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在北京的90后,除了为了活着,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如题所述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

90后

90后是一群诧异很大的人,有的90年已经老成的蓄起了胡须,有的99年刚过完成年礼。

他们不同于80后,赶在各种政策体制交错的年代,有的轻易赚了钱,买了车房,有的一无所有,愤青的抱怨着不公。

他们只是一群20来岁的孩子,享受到了父母经历改革开放,过上了不愁吃喝,可以任性耍着自己的小脾气,还一边享受着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与众不同的生活。

96之前的大批90后,已经经历了毕业,找工作,开始工作的状态,他们的父辈有70后,也有60后,很多人靠着父辈的资源,在家里的城市,稳定了下来,在家里的帮助下买了车房,正在有条不紊的过着自己舒坦的生活。

还有一部分,家里的父辈老迈,出身贫苦,靠着读书完成了留在城市的梦想,家乡是无法回得去,只能去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这样的90后逐渐变成了北上广深漂着一代的中坚力量。

我们见过太多的成功人士,款款而谈着说着成功之道,说着钱太多会变成压力,说着最大的错误就是办企业,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哪种群体,哪类人,都离开货币,都离不开钱。

那些家无背景的普通90后,穿梭在北京每条地铁站,忙忙碌碌低着头盘算支出与收入,对这个城市没有丝毫安全感,才是真正需要关心的人,他们就是流落在北京的90后。

配图

聊人,就逃不开房的话题。

流落在北京的90后,独身一人开始漂的征程,加上家庭的原因,是很难在短期内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在北京买房置业的想法,对于事业的前期,工资是唯一的收入,这笔收入只能保障吃得饱睡得暖,没有办法要求更高更好的生活质量。

租房一直是北漂心中的痛,有多大的市场,就有多少的无良中介,无良房东,在哪里都会碰到。

租房,只有三种选择。第一种,中介的小区,卧室或者隔断。第二种,品牌公寓。第三种,城中村的自建房。

然而,11月份的大兴一把火,清退了无数城中村的自建房,大批的人员流离失所,中介握着的小区资源,一天一个价的在飞涨,住,在北京,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吃的再好,也没有踏踏实实的暖暖和和的睡一觉来的好。

曾经1000元30平自带厨房卫生间的自建房没有了,找来找去才找到1500的15平的小隔断,还担心着居委会大妈敲门发现有非法隔断需要拆除。

我们需要规范化的租房市场,也需要与房租成比例的收入,流落在北京的90后,没有退路,即便北京不再欢迎我们,我们也只能咬紧牙关在工作在事业上再拼一把,为的是不用担心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回到租住的地方,发现房子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买房,租房的市场不规范,每次默默流下泪水和汗水,都是因为搬家找房子。都想有自己的家,有一个小窝,把它筑的像爱巢。无论大小,拥有就是最好的愿望。

这两年,中央下达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已经逐步在降温,房价也在下降。

举例最便宜的地方,昌平区昌平县城,平均价在34000,以最低总价200万的房子来说,需要94万的首付,和每个月6100的月供。

在工作五年以后,有个购房资格,工资也会涨到不低于5位数,那么对于房贷应该说压力不是很大,然而,对于出身贫寒,父辈无法支持拿下94万首付的情况下,那想必也买不起这样的最低价的房子。

如果在一个地方久了,还是买不起房,找不到归宿,没有安全感,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有了不断的工作经验,一定的存款,抗压的能力,之后,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

配图

未来

其实,上面说的并不是说,租房不能过一生,而是在单身时期,一个人怎么生活都可以,在不考虑90后总有一天要结婚生子,要奔4,要变成中年,要赡养父母,照顾孩子的情况下,租房肯定可以,只要开心就好。

可是生活总在前进,事事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结了婚,有了下一代,由于中国的户籍政策,没有户口,没有学区房,没有办法让下一代好好的上学,有着和本地人一样的教育环境。

不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我们总该找到归宿,是留在北京,继续租房,多赚点钱,让孩子进入国际学校与二代们一起攀比,还是应该用奋斗这些年,攒下来的钱,在老家买套房子,让父母先住着,顺便照顾着孩子,自己继续在北京奋斗,还是应该全身而退,回到老家,做点小生意,找个工资水平低的工作,过着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

我不知道,虽然未来近在咫尺,可是我仍然没有能力去改变当下的所有,我也有很多的困惑,还未解答。

流落在北京的90后,只能靠奋斗这个词,支撑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人生而不等,熬过最艰苦的日子,未来也许会变得一路光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