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德心

如题所述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感到一种无力,各种危害儿童健康的食品,毒奶粉,毒疫苗让我们感到非常寒心。社会舆论时刻都在指责当事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社会公德心。其实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从小要开始培养的,所以我们在孩子幼年时期,就要注意这方面的培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成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呢?
(一)社会应该做些什么?应该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公德文化氛围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公德素养的培养有赖于社会环境的优化。我们要把青少年社会责任教育和公德教育与全体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和社会公德,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广大学生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中去,担负起社会主人翁的责任,从而形成学校与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的良性互动,推动学生责任感、主人翁精神和公民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公德文化氛围。
(二)学校教育应该做什么?优化学校教育环境,使培养负责任和有道德的社会公民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学校是加强学生责任感教育和公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责任感和公德素养。培养有责任和有道德的社会公民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应将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纳入德育的目标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培养计划,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纳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7]。学校重视人文教育,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历史、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同时可以陶冶情感、升华心灵,培养学生对他人、社会和对祖国的关爱情怀,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内在理性的支撑。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方式上,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要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中,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国家以及全世界面临的社会问题,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培养青少年对集体、对社会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家庭教育应该做什么?家庭教育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
家庭是人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内在素质、人格、价值观、道德观、日常行为,无不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之中,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人格成长。家长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在家庭生活中,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要培养子女遵守家庭道德,成为一名好子女,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要教会遵守学校道德规范,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勤奋学习、尊敬师长的品质;要教会子女遵守社会公德,成为一名优秀青少年,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让孩子深切体会到自我对于他人的意义和责任。通过道德实践教育,使子女懂得反省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作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不断提高道德素质,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爱贝小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祖国建设和发展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当代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特别是当代的中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提高学生的责任感素质和社会道德意识,培养一批有社会责任心、有公德心的青少年,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强烈的主人翁精神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