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管不住”了?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一、共情:你是说孩子做什么事都不坚持,做一做就放弃了,这让你很着急,而且孩子还不听你说,你担心他以后养成做事没有毅力的坏习惯,是这样的吗?
二、具体化:你可以具体讲讲他是做哪些事的时候最不能坚持呢?
三、探讨问题成因,并具体分析:
a有可能不能坚持的事是孩子不喜欢的事,是因为家长或老师要求才去做。
解决:理解孩子,成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事坚持起来也很难。尽量帮助孩子在必须做的事情中找到乐趣。尽量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自己选择的事比较容易能坚持。
b可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说出不能坚持的原因。沟通过程父母尽量用启发式问句,对孩子都说的任何原因都不批评,指责。先倾听,尽量让孩子多说。找到原因后,再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c对孩子不能坚持的事,父母可以很认真地和孩子谈一次话,对孩子说出父母真实的感受,例如:妈妈听到你说你又不想去上国学班的课了,妈妈很着急,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做事情有毅力很重要,否则一事无成,所以,妈妈想和你一起聊聊,看看是什么原因你不想去上,看妈妈能帮到你吗?
第2个回答  2018-01-28

很多父母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现在越来越难管了,有时候说件什么事,孩子就是不听,家长着急发火了,他还会顶嘴,如果忍不住打他一下,他就开始变本加厉地哭闹,甚至不依不饶,常常惹得父母想起以前的事情,小事也会变成大事,一通闹下来,孩子没有管教好,父母也身心俱疲,孩子简直太难管教了。

孩子这样,是不是已经“管不住”了呢?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听话,自己的孩子却这样难管?其实最应该反思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本身,是因为你的惩罚方式出现了问题。

惩罚孩子要适度

其实孩子犯了错误,也分为很多种,有的是无心的,有的是故意的,也有的错误无关品质,还有的问题牵涉到原则和人性,这就需要父母进行区分对待,批评也分为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有的批评仅仅需要一个眼神,有的批评需要温和的语言,而有的批评要特别严厉,区分开这些,孩子才会对自己犯的错误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而不是只要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就严厉地惩罚,这样只能让孩子委屈,长大了还会特别叛逆,不服管教就是最直接的反抗方式。

惩罚孩子恶语相向

孩子都有自尊心,父母惩罚孩子要注意态度和方式方法,切忌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侮辱,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呢?别人家的孩子都这么听话,你怎么就跟头倔牛一样?父母惩罚孩子,不要有这种思想,“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绝对不能任由自己的痛快而去触碰孩子最敏感的自尊心,因为人一旦没有了尊严,就会毫无顾忌,孩子也是一样。

惩罚后不要立刻奖励

很多父母在惩罚完孩子后都会特别后悔,看到孩子哭得委屈样子,又忍不住抱起来哄一哄,其实这样就失去了惩罚孩子的意义,甚至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进行物质的补救,这样是最要不得的,父母惩罚孩子要经过深思熟虑,想好了就要态度明确,措施果断,如果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就会让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不要翻旧账

很多父母惩罚孩子,把孩子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都拿出来说,这样会让孩子对这次犯的错误没有明确的认识过程,把以前的事情翻出来就会让父母事无巨细地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孩子也会失去倾听的耐心,感觉有些事总是过不去,显得父母心眼特别小,孩子也会对父母的行为产生反感,经常性地唠叨,会让孩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时间久了就不会再听父母的了,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零反应”。

所以惩罚孩子,要绕开以上的几个禁忌,惩罚孩子要做到有理有据,惩罚后也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惩罚,对于孩子第一次犯的错误,而父母事前也没有警告过,最好不好惩罚,不然孩子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接受惩罚,也会产生逆反情绪,不利于父母权威的建立,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23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如果有一个和孩子相同的兴趣爱好,那么和孩子打成一片,那这样能真实的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想法,这样就顺藤摸瓜,就好孩子管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