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唱的歌属于什么

如题所述

作者:邓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21988/answer/795796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鹿晗 is Reloading

几天前一位欧美音乐调频的女主播搭我顺风车,我车上正放着《有点儿意思》(Penthouse Remix)。她问:

「邓老师你也喜欢这种 Chill?」
「最近被约了篇稿子,要做功课」
「现在国外音乐人也开始约中文的乐评了莫?」
「这。。。是鹿晗的专辑」
「什么???」
然后我切到了那首 Squareloud Remix
「O…..M…..」
然后到了副歌段的 Lead solo
「woca……」

还好我一直以来都秉承着「不能只听自己想听的歌」,以及「在认真听完作品之前不作评价」的原则,否则经常会面临这种尴尬。而稍微起点儿坏心(比如挑段儿没中文的放给身边的高笔格朋友「听说 Skrillex feat 了一个新歌手诶」),这《Reloaded I&II》妥妥地就是盘打脸专辑啊。

当然,如果事先了解一下鹿晗新专辑的制作团队,可能就会多一些防备,避免作出贸然判断。鹿晗这张专辑的制作团队包括了美国大牌制作人 Djemba Djemba、加拿大音乐人 Matthew Tishler、英国唱作人 Jamie Scott,以及国内新锐电子音乐人 Squareloud,和音乐人朱婧汐(Jing)(这两位也是本专辑内主要的词作者)。团队相当年轻但足够专业,且拥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理念。以及,不会便宜的制作费。

不过对音乐最终的判断还是要落实到作品上。我对《Reloaded》(包括了《Reloaded I&II》两张 EP 以及《致爱》、《超级冠军》、《勋章》、《诺言》四首单曲)的整体感受是:这是张先锋、时尚、精致的专辑。尽管考虑到公众的接受程度从而在音乐形态上有所保留,但作品中许多颠覆性的审美取向及表达方式已经初露端倪——

比如《有点儿意思》,这就是首很 Hip-hop 化的歌。直白用力的「I got that good / I got that good good」作为歌曲的副歌段,使用了采样拼贴的创作方式(即把某一个演唱或演奏片段截取下来不断复制粘贴),也就是典型的「电子乐思维」。这种不断重复说唱采样片段、各种声部织体变换叠加的作曲法带有浓郁的反旋律反和声特征:强调节奏、淡化歌词文本意义,追求不确定的引申内涵,审美上带有反传统的叛逆感。而常常伴随着美式嘻哈乐出现的街头暴力色彩又被鹿晗相对精致的外表和舞蹈、以及还算按步就班的主歌(他们还站在原地吵着什么)和 Pre-Chorus 段(I’ll tell you about)给中和掉了,画风颇有活力而又无侵略性。

《有点儿意思》的另外两个 Remix 版本(Penthouse Penthouse & Squareloud)以及一首纯器乐版(Instrumental Version )则是彻底的电子乐——混合了 Trap、Dubstep 元素而又绝无 House、Trance 那种容易被误解为「广场舞」的 EDM 律动。

在此有必要展开讲解一下「电子乐思维」,也就是此前提到的「键盘思维」及「吉他思维」以外的另一种不占主流,但发展迅速的音乐创作思路,即:不再把旋律和和声作为音乐的主要推动力,而是通过对乐段(Pattern)进行大量复制、变型、叠加,让音乐在有规律的循环中通过内在层次的变化和冲突来实现情绪的推进与爆发。如此一来,音乐就从调性中解放了出来(甚至可以出现无旋律音乐,比如 Hip-hop、噪音音乐等),旋律、和声逐渐边缘,而音色、律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电子乐毫无疑问是鹿晗这张专辑最醒目的标签,但这绝不是他专辑的全部,我们甚至无法用现有的电子乐风格去概括或界定它。其实对于很多飞速发展的领域,大多数的概括都只是标记而已,因为我们完全不知道边界在哪里。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地归纳、分析、总结,然后给艺术家们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比如专辑里另外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海底(Deep)》。它具有《有点儿意思》中的许多特征如拼贴式发展、简化歌词文本,但更让我惊异的特点在于:信息量。

很多文艺作品的发展,可以视为信息量的发展:50 60 后喜欢看拖沓的电视剧(分心做个饭洗个碗也不会错过重要情节),70 80 喜欢美剧(更加紧张刺激情节也烧脑),而到了 90 00 后,终于出现了弹幕这种信息量多到爆的东西(即便没有弹幕,年轻人也喜欢《奇葩说》那种说话跟打机关枪似的节目)。我第一次看到弹幕很疑惑,这么多东西看得过来么?然后再一想,互联网内容是可以任意回看的,信息量多了看不过来就多看几次呗(如果有需要),而信息量不足可能对于习惯了超负荷阅读量的用户缺乏吸引力。我们是不是一定要 get 到这么多的信息呢?我们可能单纯地享受着被海量信息轰炸着的感觉。

至少在音乐里,信息轰炸是非常爽的,这也是未来音乐潮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比如引领着世界电子乐潮流的当红制作人 Skrillex 横空出世的处女 EP《My Name is Skrillex》就是盘信息量多到爆的专辑:他大大提升了采样的拼贴密度(他的素材编辑精度甚至达到了声音包络级),织体和节奏声部的变化频率远高于通常电子乐。音乐内在结构仍然存在(起伏、呼应、递进),但交互速度眼花缭乱令人无法捕捉,杂乱的片段让人无法理性思考,于是感官刺激就凸显得更加单纯而彻底。

鹿晗实现起来当然温柔了许多,《海底(Deep)》仍然在主歌和 Pre-Chorus 段中保留了一条还算成型的旋律线,但副歌「就让我坠入海底底底底 Deep,底底底底 Deep」已经文本意义非常单薄而律动色彩更为凸显的 Rap 段落(底/Deep 这种双语押韵双关真的很有意思)。反拍的 Trap 音色串联着一大堆音色采样(两款 iPhone 默认铃声、没电提示音、手机信号干扰声),以及塞满了整首歌的琶音、Lead fill、眼花缭乱的结构,以及时而 solo 时而自我叠加的鹿晗的声音,妥妥的信息过载。以我的耳朵(靠这个吃饭呢)尚且反复听了数十遍才大概理出歌曲的结构脉络,寻常人等想在音乐层次上听出个所以然,还真不太容易。
但听起来真的蛮爽,或许就像年轻人对弹幕的乐此不疲一样。

这是新的审美。不一定会主流,但是真的 fashion。剥离过往,在新专辑内以如此先锋的姿态出现,Reloading(重启)一词,还真的是名副其实呢。

专辑内其他几首歌,在创作上存在取舍(他毕竟还是偶像歌手还得顾及一下接受度),但制作细节和品质都摆在那里,虽然不是那么先锋但审美取向也相对统一,质量保证得也不错。这不是收几首好歌、请几个音乐制作人就能解决的,这需要系统的思考和平衡、甚至是妥协。鹿晗虽然还称不上「音乐人」,但这确实是体现着他的音乐趣味和想法的一张专辑。

其实照理说我也应该找些缺点进行些「客观地」批评。缺点确实存在,比如旋律形态不强、编曲变化太多让人产生炫技感、某些歌曲MV和歌曲本身存在违和(不光是《海底》)等。但细想起来,很多缺点,在转变了审美取向(也就是艺术接受中的基础原则)后,就不再是缺点了:旋律不好听,可旋律本来就不是他的重点;编曲炫技,可他就是要让你们眼花缭乱全被他绕晕;至于歌曲不上口,人家根本没准备着让你在 KTV 里唱……所以这些问题,可能在他的世界里都不是问题。如此看来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作品在外面的世界的传播度(也就是圈纯音饭的难度),还相对有限吧。

我从来不否认鹿晗作为偶像拥有大量的情感压倒理性的粉丝。甚至在有意识地加以了解后,愈发感受到了这个组织(鹿晗粉)在看似自敛之下蕴含着的巨大能量(一亿评论啊!)。于是我就更欣慰于鹿晗对歌迷审美取向的塑造:一个能够真正接受非旋律形态、富信息量歌曲的歌迷(虽然 TA 可能是在非理性状态下接受的),在理性面对其他形态的流行音乐时,容易抱着更加宽容而开放的心态,毕竟前者在审美上是相对先锋、抽象而高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5
应该是pop流行乐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