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宝宝进入叛逆期,怕生,粘妈妈,活泼好动,不满意就闹,怎么引导?

如题所述

宝宝1岁半,怕生、黏妈妈,应该是很多家庭正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过的。

我家当然也不例外。

我家双胞胎1岁半时,特别依恋我,爱哭闹发脾气,我父母想着是不是因为是男孩,特别调皮不服管。宝宝1岁9个月时,我父母实在带不住孩子,又不肯请保姆、钟点工帮忙照看宝宝或者打理家务,我考虑再三,不得已辞职了。

亲身经历将近一年,我才意识到:原来宝宝成了妈妈的“粘粘虫”、怕生又爱“瞎”闹,并不是宝宝性格差。而宝宝是否黏妈妈,与妈妈陪伴时长,有没有关系呢?

11岁半—2岁的宝宝黏妈妈,不是陪伴时长多少的问题

我家双胞胎1岁半时,我下班回到家之后,从上厕所到洗澡,只要离开他们的视线范围一刻,他们就会不安、哭闹,在厕所门口蹲守。如果非要他们走开,会哭得撕心裂肺,虽然每次都能很快看到妈妈再次出现,但是还是不放心地站在厕所门口一直“妈妈妈妈”叫个不停。

可能大家会说:你在宝宝1岁半-1岁9个月期间,是一位职场妈妈,家中带人人手又有限,你家双胞胎宝宝被关爱不够,所以特别黏妈妈吧?!

但是我所在的若干个妈妈群,很多全职妈妈,家中还有2位老人甚至保姆同时照顾宝宝的,宝宝在1岁半这个时期,同样非常黏妈妈,也会出现我家一样的“厕所蹲守”这样又好笑又心疼又不解的生活画面。

因此,可以看出:1岁半-2岁的宝宝黏妈妈,真不是陪伴时长多或者寡的问题。这既不是病,也不是宝宝性格差,是这3个因素在作怪。

21岁半宝宝黏妈妈:原来不是病,是分离焦虑症和“差劲”的时间、空间概念这3大因素在作怪
    1岁半宝宝黏妈妈:是分离焦虑症在作怪

宝宝3个月时可以很平静地和陌生人接触。

而8-12个月开始,宝宝对陌生人却害羞或者明显感到不安、爸爸妈妈离开时会大哭、某些情况会特别害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开始“怕生”了。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告诉我们:在这个年龄,这些行为都是正常的,无须担心;如果你的孩子这时候不怕生,反而需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而母亲对宝宝而言,尤其母乳喂养的宝宝,就是面对生人的救命稻草,也是能够给予宝宝最大安全感受的人。因此宝宝开始变得非常“黏”妈妈,这就是分离焦虑症的开始。

分离焦虑症通常会持续多久?这种症状通常在10个月~1岁半时达到顶峰,然后在1岁半~2岁逐渐消失。

1岁半宝宝黏妈妈:是“差劲”的时间概念在作怪

①1岁半——时间概念只有“现在”

与此同时,宝宝开始认识到物体都是独一无二和永恒的,世界上只有一个“妈妈”。

1岁半宝宝的时间概念里,只有“现在”。他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或者是否会回来,你说的“等一下”,“一会儿就回来”,他一点都不理解。他对这些时间单位没有一点儿概念。

当他稍微长大一点,和妈妈在一起的记忆会安抚他,他也会知道还能和妈妈重逢。但在现在,他只能意识到这一刻,你离开他的视线,哪怕告诉他只是去上厕所,他也会惊慌地哭起来。

我家右右和细毛当时喝牛奶每次都急急地叫唤,生怕不给他俩,他们只会知道“现在”我没喝到。

②1岁9个月——开始有“未来”的概念

1岁9个月的孩子,对时间的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开始萌发出“未来”的概念。

当你对他说“等一等”,他可能会学会暂停哭闹,等一等。他对时间的概念比以前已经有了更好的理解。

现在家长为宝宝准备食物的时候,他们会坐着乖乖地等待,不会像之前那样急躁哭闹了。

宝宝比以前更明白事情的先后顺序了。比如:爸爸去穿鞋,宝宝会说“爸爸再见”,明白爸爸要出门了。妈妈拿上篮子,宝宝会明白妈妈要去买菜,会帮妈妈拿鞋子、手机,说“妈妈,菜菜。”

1岁半宝宝黏妈妈:是“差劲”的空间概念在作怪

①1岁半——空间概念只有“这里”

1岁半的宝宝,在他们的意识里,时间就是“现在”,空间就是“这里”。

事实上,宝宝1岁左右,会伸出小手也要抱,就是空间感的表现。

②1岁9个月——增强了对空间的认识,可以玩捉迷藏了

虽然只过了3个月,但宝宝明显增强了对空间概念的认识。他喜欢的玩具找不到了,或者妈妈暂时离开了他,他会用“没有了”和“不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家细毛当时可以和我一起玩捉迷藏。他会记住第一次找到我的地方,第二次还会去那里找我。找不到时,会开心地根据我发出的指引去找。

如果是细毛去躲,基本不等右右或者我找,他就会自己跳出来。

家里常用东西放哪里,细毛会比我们还记得清楚。尤其他放“藏宝箱”里的玩具,他会自己找出来拿给我。

(以上描述的月龄发育特点,因为宝宝个体发育有些许区别,月龄可以作为参考。)

分离焦虑症和不成熟的时间、空间概念,让宝宝怕生,并同时表现为依赖和让人无法理解地黏着妈妈,我经常笑称是要“挂”在妈妈身上。

你可能因为宝宝不停的纠缠而感到窒息,但当你离开他时看他哭得那么伤心又会有罪恶感。我们除了明白宝宝“黏妈妈”的作怪因素,是不是还有方法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母子都甜蜜又痛苦的强烈依恋期呢?

31岁半宝宝黏妈妈:需要掌握离开的时机和方法,练习分离,陪伴给够爱

1岁多的宝宝,能稳稳走路,想用手去触摸万物、去探索世界;独立意识在增强,但又往往能力不足。因此,宝宝会在黏妈妈和要自己做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我们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勇敢地探索,同时也好好引导宝宝“黏妈妈”的行为。

    第一,1岁半宝宝黏妈妈:需要掌握离开宝宝的时间和方法

宝宝生病时尽量不要离开。宝宝在困倦、病痛或害怕的时候,分离焦虑症会加重,特别希望妈妈在身边陪伴他。如果你需要外出,尽量将离开的时间,安排在宝宝吃饱睡足后。

离开时动静不要太大。让其他看护人和孩子在一起,转移他的注意力。然后跟孩子道别,迅速离开。

宝宝可能会闹一阵,但是不会折腾很久。可能妈妈会比他更难过,我当时每天早上去上班就非常受不了,但千万不能让宝宝发现这点。他如果意识到哭闹可能可以让妈妈留下来,他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会更加哭闹不停。同时,我父母也告诉我,宝宝确实就哭一会就好了。

大多数妈妈,都喜欢不道别直接“溜走”,这样很不好。也许让宝宝更加粘人,因为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又会突然消失,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分离和重逢的仪式感

离开时亲亲抱抱宝宝,和他告别,向他承诺什么时间会回来。我当时上班会告诉宝宝太阳下山妈妈就会回家了,你吃过晚饭洗了脚妈妈就到家了。

当妈妈回家时,要很热情和宝宝打招呼,洗手换好干净衣服后,先全心全意陪一会宝宝,再处理家务或工作。宝宝就能明白:妈妈肯定会回来,而且即使会消失一会,也还是和以前一样爱我宝宝也就能安心。

第二,1岁半宝宝黏妈妈:需要练习分离

可以和宝宝做一些短暂的分离游戏,帮他学会应对分离情绪。

练习让宝宝离开妈妈。如果是他先离开你,他对分离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所以当他爬到或者走到另一个房间(前提是保障儿童安全)时,不要立刻跟过去,等上一两分钟。

练习妈妈离开宝宝。你需要到另一个房间几分钟的话,告诉宝宝你要去哪里并很快就会回来。如果他闹起来,大声叫他的名字而不是赶紧跑回来。

慢慢的,他会懂得即使妈妈离开,也不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重要的是,只要妈妈说会回来就总是会回来。

第三,1岁半宝宝黏妈妈:需要陪伴给够爱

宝宝进入第一个叛逆期,第一个青春期,你没有任何办法预测到宝宝什么时候不理妈妈想自己来,也没法猜到宝宝什么时候又跑回来只要妈妈陪。帮助宝宝重新安定下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宝宝需要的时候,给他足够的关注和安抚,给够爱。如果你想要求1岁多的宝宝,像个大孩子一样不黏妈妈,只会让他更没安全感,对你更加寸步不离,害怕你离开。

如果你家宝宝,对你有强烈的依赖感,和我家右右一样,可能不到1岁半,他的分离焦虑症就会体现出来,但是也会更快度过的。

其实宝宝对妈妈的占有欲,不过生命早期1000天特别强烈。之后,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增强以及稳定,他没有那么怕生,也不会和妈妈那么难舍难分了,你可能会想念这段“世界只有一个中心就是妈妈”的时光的。

4结语

对1-3岁的宝宝来说,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黏妈妈并不可耻,不要道德绑架,说什么“男孩子黏妈妈没出息”。

妈妈多亲亲抱抱宝宝,给宝宝多些笑脸,少些埋怨。一起度过这段闹心的时光,之后回忆起来,不会只有哭闹,反而会有很多母子依恋的甜蜜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5
我认为父母应该安抚好孩子的情绪,然后给孩子做交流,这样才能改掉坏毛病,
第2个回答  2021-02-16
可以适当的去冷落他,让他一个人在那里闹,时间长了他就知道这样是没有用的。
第3个回答  2021-02-16
我认为家长应该要多陪伴孩子,及时改正孩子的这些习惯,才能够有利于他日后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