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爱上社交?

如题所述

社交是人的基本需求,孩子也不例外,有些社交技能不是孩子生下来就具备的,需要父母做一定程度的干预,但主要的场景下还是靠孩子自己去探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小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大家小时候很少担心过融入不进其他小朋友的圈子,但如今,个别小朋友被孤立的现象越来越多。

有次姐姐和我讲起她家孩子出去玩的心酸历程。因为姐姐家孩子天生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姐姐很想带他出门多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多认识一些小伙伴。在这个过程中姐姐就发现,每当她让孩子主动找组织融入时,总会被拒绝,这让姐姐很是苦恼。

我问她你是怎么教孩子社交时,她回答我:“当然是让他过去问小朋友能不能一起玩啊。”类似这种教科书式的打招呼后的回应,通常不像故事情节那么美好。

"教科书式"社交不管用?

当孩子聚成堆之后,有另外的小朋友想要主动加入时,大概率会被拒绝。妈妈们不少为此困扰,甚至还担心起了孩子未来社交会不会因此出现问题。

“我能不能和你们一起玩啊?”这句话一开始就没有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更多的是大人们将成人的思维方式硬套给了孩子。如果家长能用孩子的方式思考,就会发现,孩子的想法与大人是非常不同的,社交的方式也截然不同。

在家长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初识的小朋友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一起玩游戏,很少有正式地说,我们一起玩吧。他们基本不会先介绍自己再与他人相识,反倒显得更随意一些。


曾经有关专家这么说过,让孩子去询问其他同龄者能否一起玩,其实是在给其他孩子拒绝的机会,有时其他孩子并非故意拒绝,可能他们也缺乏一定的社交技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

比起这种申请方式的入团,还有更好的办法吗?首先不要让孩子突然出现打断其他孩子正在玩耍的过程,可以换一个渐渐融入话题的方式。比如看到小朋友在聊关于哪部好玩的动画片,可以让孩子尝试着加入并发表一些自己有意思的想法。

例如在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积木或者布娃娃,这时就可以让孩子上前用询问式的口气问这个玩具怎么玩,或者分享自己觉得好玩的玩具。这种慢慢增加参与度的方式会让整个气氛更融洽。

我有一次在亲戚家特意观察两个陌生的小朋友,想看看他们是如何慢慢玩在一块的。我发现他们经常会因为发现了同一个有意思的玩具或活动而玩在一块。通常其中一个先发现某个小汽车飞起来很帅,另外一个就会说,确实很厉害啊,我们要不要一起玩?

如何帮孩子融入集体?

李岩老师曾经说过,想要融入一个集体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能做到遵从组织的某种规矩,二是能为这个集体做出自己的某种贡献。那么,爸妈具体应该如何下手呢?

第1, 留意细节

孩子通常都处于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想参与其他小朋友的理由,不是觉得他们的活动好玩,就是觉得他们玩的玩具好玩。

但在让孩子主动加入之前,可以先引导孩子了解那些小朋友都在玩些什么,谈论些什么内容,他们更感兴趣的会是什么,先帮助孩子了解这些,更有利于后来加入的环节。

第2, 表示认可

明白对方谈论话题和方向后,就是参与的第一个环节表示认同了。还记得上文提到的亲戚家的孩子吗?在参与话题后用类似“这个玩具好好看”或者“这个玩具看起来很好玩,我们一起玩吧”这样的语气去交流,让对方明白,你也认可他手里的东西,认为你也和他一样喜欢他,并且愿意向他请教。

有些小朋友喜欢一上来就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对对方说:“你不应该这样玩,这样玩是不对的。”立马就让别的小朋友觉得非常讨厌,随意地否定他人喜爱的事物,还觉得自己非常有理。

有些家庭的孩子比较自私,不喜欢把自己的玩具和他人一同分享;有些小朋友喜欢一上来就指手画脚,教别人做事。这两种情况对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都有非常大的阻碍。

第3, 为集体“办事”

这一步非常重要,有时也决定了孩子社交的质量。脑子里有许多自己想法的孩子,容易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刚刚融入进集体,就像好好展示自己一番,老是想自己指挥集体,告诉其他孩子该怎么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其实这样做只会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孩子在融入之后,应当先为这个集体奉献一些自身的力量,推动群体活动的进程,让整个氛围更融洽。比如孩子和初识的小伙伴一同在沙滩上准备搭一个城堡,这时需要孩子参与搬运一些沙子,为这个集体堆沙的活动做点事。这种参与的行为不仅能让孩子更快地融入新集体,也能收获其中的快乐。

第4, 遵守群体规则

小小的群体总能出现大大的规矩,小朋友总能自己衍生出一套非同寻常的规则。但凡是个群体,都会有他们自己的规矩,你要是成了那个逾矩的人,大家都会觉得你是个另类,和他们不一样。

孩子的群体也是一样的,过分地在群体里遵从自己的行为只会让别人反感你的加入,自然而然地会慢慢疏远你,告诉你,我们不想和你玩。

凌晨妈妈来叨叨: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给你带来一点帮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5
家长教育孩子,必须要自己做一个榜样,带着孩子出去多走走陪着孩子去游乐园玩一玩,遇到更多同龄的孩子,这样他们就有共同的乐趣,在一起玩耍,这样就起到了孩子爱上社交了,做家长的必须要陪伴还去出去走走,自己做不到孩子自然也是被你带动。
第2个回答  2021-01-05
引导孩子主动加入其他孩子的活动中,让孩子知道其他孩子都在玩什么,有什么兴趣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加入。教会孩子跟别人分享,不要对其他孩子指手画脚。孩子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要学会奉献自己的一些玩具或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让气氛更加活跃从而得到乐趣。
第3个回答  2021-01-05
平时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或者带孩子出去吃饭玩多跟人沟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