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助跟财政拨款有什么区别啊?

如题所述

区别在于财政拨款是主要靠政府拨款的单位,财政拨补是有自己的产业的单位,不完全靠政府帮助的单位。一般财政拨款的单位较好,待遇较高,因为是政府机构或者中央企业

财政拨补: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一般来说主要涵盖财政全额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也就是说这类单位全部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都是财政拨款。

财政核拨:主要是针对财政补助拨款单位,这类单位财政拨款只是部分来源,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涵盖的是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主要包括部分学校、医院等。

扩展资料:

财政拨款中的特殊情况:

财政差额拨款

财政差额拨款指我们国家现在的管理体制中,划分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几大块,国家机关的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即国家机关的所有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

而事业单位又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类型。一部分非营利性机构(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差额拨款类型,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

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事业单位的经费已经开始逐步向实行自收自支过渡。而那些有产品和创收能力的事业单位国家财政则不拨款,采取自收自支的财政管理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差额拨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8

一、目的不同。

补助是作为补偿工作条件或额外劳动力消耗的一种辅助性工资,主要包括特殊劳动消耗补助,保健补助技术性补助,年功补助和地区性补助等几种形式。

补贴是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而导致影响的一种福利性工资。主要包括车补、话费补贴、餐费补贴、住房补贴等。补贴主要是用来降低物价变动对劳动报酬的实际购买力影响的一种手段,相对于津贴,补贴与工作性质的联系相对较弱。

二、性质不同。

补助的发放具有强制性,只要劳动者符合发放补助的条件,就必须无条件向职工发放。

补贴的发放属于一种福利性质,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经营权的范畴内,目前并没有法律法规对此作出强制性规定,但用人单位一旦对发放补贴做出承诺,即应该履行承诺,按时按量向劳动者发放该项补贴,否则可能会面临拖欠工资而产生的不利后果。

三、是否计入最低工资标准不同。

补助是不纳入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的,未计入该类津贴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而依据该规定,补助是属于最低工资的一部分,不计入补助部分,职工工资收入是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它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的影响。

扩展资料

1、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此处的政府行为是广义概念,不仅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行为,而且还包括政府干预的私人机构的补贴行为。

2、补贴是一种财政行为:即政府公共账户存在开支。

3、补贴必须授予被补贴方某种利益:一般认为这种利益是受补贴方从某项政府补贴计划中取得了某些它在市场中不能取得的价值。

4、补贴应具有专向性:专向性补贴是指政府有选择或有差别地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补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补助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补贴

第2个回答  2023-05-09
财政补助和财政拨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财政拨款是指国家对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进行的资金分配。这些资金通常是以政府部门预算的形式提供,目的是支持特定的项目或政策实施。而财政补助则是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的经费支持,目的是解决地方财政困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问题。与财政拨款不同的是,财政补助的分配并不是在中央政府部门预算上体现出来,而是通过专门的财政补助预算实现。从实际效果上看,财政补助比财政拨款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因为它通常会根据地方政府的实际需求和财政能力进行分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