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他人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报社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记得自己在进行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六、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9

1、人物一记录:因为刘明的意志力坚强,老师在年级大会上表扬了他,这一表扬鼓起了他战胜挫折的坚强决心。

2、人物二记录:张强背了五百多首诗词,这对他学好语文起到了关键作用。

3、人物三记录:王霞热爱物理学科,为此,她逐渐养成了深人思考的习惯,思维的发散性也越来越强。

“你”的发现和思考: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中学时代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解析】

本题以中学调查为素材,考查学生对中学序曲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对中学时代的回忆,来加深对中学时代的认识。中学时代将开启我们的智慧,培养良好人格,为将来幸福生活奠基。

扩展资料:

采访他人时的方式:

1、表明自己的身份
这和打电话一样,在进行采访前,先告诉对方自己是谁,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只有向对方表明自己的身份,对方才有可能愿意放下防备,接受你的采访。

 2、说明自己采访的目的

 采访时不要一上来就问问题,那样会搞得人摸不着头脑,不舒服。首先说清楚你采访的目的,让对方对这次活动有个心理预期。

 3、解释选择对方的原因

 在你看来,你可能是随机挑选的过客。但在过路人看来,他可能会误解你是一个蹲点很久的骗子。因此,你必须向对方解释你为什么选择他作为你的采访对象,最好展示一下你的其他采访结果,避免对方认为你别有用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