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菩提本无树”下一句“明镜亦非台”。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原文如下:

菩提偈

唐•惠能

其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四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
心里本来就空无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注释


1
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
2
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
3
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4
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
5
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6
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7
玄:佛教术语,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不识玄者,徒劳念佛。”对于佛教徒来说,通晓玄机,是至关重要的。
8
西方:佛教术语,指净土所在的极乐世界。

作品赏析: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创作的诠释佛教教义的诗偈,共有四首,载于《坛经》。其中前两首偈是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第三首偈表明顿悟之依据、解脱之直道;第四首着重讲修行方法。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

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

在作者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敦煌写本《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
一日,五祖弘忍(601~674 )要考众弟子,看他们证悟证到什么等级了,就让大家每人各写一偈。
然后 大家把自己的作业念出来,当大弟子神秀(606~706)把自己的偈念出来后,大家都齐声说好。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
是说自己身正言明,勤修佛法,处处检点,远离世俗。
当时厨房有一火头,不识一字,又刚进寺不到半年,资质太浅,连进正殿听师父讲经的资格也没有,就是这么一个南蛮和尚,听了神秀的偈,自己不会写,便请人用炭在外面的白墙上也提了一首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
是说:“菩提”是智慧,哪有什么“树”,开悟是明白,哪来什么“台”,“佛性”原本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善不恶,不增不减,哪能若得什么尘埃?
点评: 神秀还没有脱离“物质”层面,而慧能(638~731 )的灵性智慧已超越唯物,达到空明 大彻大悟的等级。了然“一切为心造”的真谛。所以慧能六个月“毕业”修成正果,继承了衣钵,留有《六祖坛经》。
而神秀修了三十年只得到浮世虚华的德高望重、声誉、名利和地位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