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与朱元思书,马说,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译文译哪些句子

如题所述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
  颇 pō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7
《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五柳先生传》《与朱元思书》综合训练检测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泠泠(1íng)作响       箪(dān)瓢屡空   烨(yè)然
  B.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媵(yìng)人     以衾(qīn)拥覆
  C.兹若人之俦(shòu)乎 食(sì)马者     足肤皲(jūn)裂
  D.互相轩邈(miǎo)       窥(kuī)谷忘反   右备容臭(xiù)

  2.作品、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 )
  A.赤壁——杜牧——唐代
  B.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代
  C.马说——韩愈——唐代
  D.五柳先生传——吴均——晋朝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窥谷忘反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同舍生皆被绮绣

  4.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比喻  排比 排比  拟人
  B.拟人  对偶  排比  拟人
  C.比喻  对偶  排比  拟人
  D.比喻  对偶  拟人  比喻

  5.句中加红字解释有误的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猿则百叫无无绝(极)。
  B.直(一直)视无碍,争高直(笔直)指。
  C.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在上面)蔽。
  D.一百(数词,十地十倍)许里;猿责百(数词,极言多)叫无绝

阅读理解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词语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无从致书以观
  (3)弗(不)之怠。     (4)既加冠
  (5)执经叩问        (6)门人弟子填其室
  (7)稍降辞色        (8)腰白玉之环

  2.翻译句子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选问从什么角度表现学习的艰难,目的何在?

  4.作者幼时“家贫”却能得以“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二)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干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红的词。
  (1)从流飘荡(  )  (2)猛浪若奔(  )  (3)互相轩邈(  )
  (4)横柯上蔽(  )  (5)窥谷忘反(  )  (6)蝉则千转不穷(  )

  2.翻译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简答题
  (1)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其下文即将描述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
  (3)第三段划线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造饮辄尽:
  (3)箪瓢屡空:             (4)宴如晏如也:
  (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6)期在必醉期:

  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1)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
  (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文: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

  6、用“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

(四)阅读《马说》,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的意思相同得以项是(  )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2.解释加红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才美不外见。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策之不以其道。       (6)食之不能尽其材。
  (7)执策而临之。        (8)其真无马邪?

  3.翻译句子
  (1)其真不知马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安求其能干里也?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简答: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目行千里的原因?

  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6.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7.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B(A.反-返;C.食-饲;D.被-披)    4.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又“若奔”可以判断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    5.A

  二、
  (一)
  l.(1)跑  (2)取得、得到,这里是买到之意。(3)懈怠,不放松抄写
    (4)已经,(5)请教。(6)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7)脸色  (8)腰佩
  2.(1)(当我)成年时,(就)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2)而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却)毫无羡慕的意思。
    (3)因为这样,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3.行路难,生活难表现学习的艰难:目的是勉励马生。
  4.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二)
  1.(1)顺、随。 (2)好像。 (3)远。 (4)树木的枝干 
    (5)通“返”,返回。 (6)转通“啭”鸟叫声。
  2.(1)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2)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
  3.(1)总起奇山异水。
    (2)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3)淡泊名利、避世归隐。
  (三)
  l.(1)体会、领会。 (2)往,到。(3)经常是空的。
    (4)安然自若的样子。(5)空寂。(6)希望、愿望
  2.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  不为五斗米折腰
  3.(1)态度率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2)简陋的居室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4.不求甚解
  5.不汲汲于富贵。
  6.“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记叙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四)《马说》阅读及练习
  1.A
  2.(1)只是    (2)吃   (3)通“现”  (4)犹,尚且  (5)用鞭子打
    (6)通“才”  (7)面对  (8)通“耶”
  3.(1)是真的不识马呀。
    (2)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力的本领来喂养它。
    (3)有怎能让他日行千里呢?
    (4)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
  4.(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5)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6)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7)伯乐不常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