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都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有少数人懂我就满足了。有一个人懂我也满足了。没有人懂我也满足了。

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学习了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也有都德的登场。法国爱国作家,这是我对都德的第一印象。

同时我也记住了法国的两块土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当时只觉得,毁灭一个民族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毁灭其本国的文化和语言。

这些年和勋爵一起玩着《十字军之王》、《欧陆风云》、《欧陆战争》之类的游戏,也开始看起了一些欧洲历史书。这时蓦地发现,阿尔萨斯和洛林本就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占领了阿尔萨斯——就是那个发明了高跟鞋、喜欢跳芭蕾、还和康熙爷写信的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时期法国占领的洛林——就是那个和当时第一美女蓬皮杜夫人有一腿、说出:我死后哪管后水滔天的路易十五。经过这一茬后德国人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执念就深了。后来德国人到了俾斯麦上台后——就是那个出现在我们高中历史书中的德国铁血宰相——就把当时衰败的法国人一顿胖揍,拿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那都德也就写不出情深意重的《最后一课》了。战争中民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路易十四时期,相比较于穷得不行的德意志,法国正鼎盛,很好的稳定了当时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经济,促进了当时两个地区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且法国的统治者也丝毫没有把这两个地方的人当外人,在高层里还特别被重用,这下就让两个地方的人特别有了归属感。到了都德故事中的普法战争,即使当地有80%的人说德语,但是依然不妨碍当地人毅然决然的抗击普鲁士人的入侵,毕竟对任何人来说,破坏自己家园安定的都是侵略者。P.S.普鲁士人显然没有看过中国的兵法里面说的:攻心为上。对着两个地方一波狂轰滥炸,换谁都不愿意这么来吧。

普法战争中贝尔福尔战役胜利纪念碑“贝尔福尔之狮”,也是这个背景,他的设计者巴托尔迪也就是我们知道的曼哈顿自由女神像的设计者,他本人也参加了贝尔福尔保卫战。

1912年,胡适将都德的《最后一课》译成中文。从1920年开始,他的这篇译文就被先后选入《白话文范》、《国语教科书》、《国文百八课》等教材。新中国建立,这篇译文也一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成为都德在我们国家影响力最大的一篇文章。《最后一课》也自然成了都德小说集的名字。

语文课讲解的时候,老师总会说要融入当时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去体会作者当时的想法,要学会换位思考。

都德的小说集中有1/4的内容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但是主要刻画的是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内心戏,不管是爱国也好、麻木也好总归和鲁迅、胡适等经历过战乱的作者所表述的内核有些接近,倍感精彩之余倒也不太难理解,在高潮的处理上让人感触。

其中1/4的故事以巴黎公社为背景,这部分故事在叙述也并不深奥,但是对于巴黎公社着实不够了解,阅读下来,并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意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有说保皇派的都德对巴黎公社的人是有偏见的,更多的是带有嘲讽意味。因此关于这些内核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下法国历史才能更好的去阅读。第一次感受到历史不好的人,连故事都看不懂,无法套进作者所处的年代、了解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你连作者的想法和视角都理解不了。除却因为玩游戏,在一些法国和德国的地名上毫无切换的难度外,很多的内容都无法融入进去,既不了解当时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也不知道当时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动荡。

以环境描写为主的故事,描绘上很细腻,也很引人入胜,如果在高中的时候应该会背几段作考试的时候使用,但是现在基本都是跳着阅读下来了。感叹,有文化的人即使出去玩也能写出一篇文章来流芳百世,至于我们可能只能说出一句:我草,这地方真美。做人还是要多读书。

P.S.都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发现当时大部分法国的作者、诗人、画家都是认识的,经常相互交流。同时也发现时势造英雄,环境真的对一个时代的才华和人影响显得格外重要。 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