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故事梗概

200字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写作背景:

都德经历了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当时还被征召入伍。普法战争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战争。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国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又称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并为着维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向普鲁士宣战。

但战争开始后,法军累战累败,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决战,法军更是惨败,路易·波拿巴本人也当了普鲁士人的俘虏。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也是野心勃勃的家伙,打败法国、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后,他进而觊觎法国的领土,同样想称霸欧洲大陆。

乘法军色当之败、法国国内混乱之机,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直到包围巴黎,普鲁士士兵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激起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忿怒。

这时战争性质已经变为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战争,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抗击普鲁士侵略者,保卫祖国,巴黎的工人还于1871年3月18日起义,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扩展资料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873年,首版于《月曜故事》。

《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强行割让的一所乡村小学在上着告别自己母语的最后一堂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展现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

《最后一课》取材精炼,文字简洁,主题明确,结构紧凑,每段每句都和题目紧相呼应,没有废话,没有闲文,这两千字可说是字字有作用,并且在字里行间蕴蓄了无限深远的意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3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14
就是法国被普鲁士打败,被迫割地,当地以后将再也不能教授法语,小学法语老师给同学上了最后一节法语课,全镇人都去听,后悔之前没有重视法语。
第3个回答  2023-06-24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4个回答  2020-03-24
目录

最后一课
阿尔丰斯·都德创作短篇小说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9个义项
展开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catunla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873年,首版于《月曜故事》。 [1]

《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强行割让的一所乡村小学在上着告别自己母语的最后一堂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展现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2]

《最后一课》取材精炼,文字简洁,主题明确,结构紧凑,每段每句都和题目紧相呼应,没有废话,没有闲文,这两千字可说是字字有作用,并且在字里行间蕴蓄了无限深远的意境。[1]

《最后一课》作为课文,被收录进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3]

作品名称
最后一课
外文名称
The Last Lesson 
创作年代
19世纪70年代
作品出处
《月曜故事》
文学体裁
短篇小说
内容简介
普法战争后,[3] 战败的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禁止这两地的学校再教授法语。这里的乡村小学迎来了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学生小弗郎士因为上学迟到了非常担心被老师韩麦尔先生惩罚,但是到了学校却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教室里不再乱糟糟一片,老师也不再那么严厉。这一切让小弗郎士感到奇怪。但是当他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他非常震惊!他顿时对以前读书的不努力感到后悔。在最后一堂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尽可能大地写出了“法兰西万岁!”[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