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细节之处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敢?

如题所述

‍‍读懂自己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差别也是细微的。所以,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平时随时观察孩子的举动。他喜欢什么,害怕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到什么,做事的方法和前后的心理变化等等。当你了解清楚自己的孩子后,才谈得上如何“勇敢”的问题,根据孩子的特点给孩子定下不同的目标。
生活中有些父母,无意识中就会把孩子跟另外的孩子比较,当同龄的孩子能做这个做那个的时候,如果他自己的孩子比不上,父母就会着急,认为孩子落后了。在我看来,养育孩子忌讳这种比较,尤其那种非理性的比较。跟东家的孩子比,哪方面差了,跟西家的孩子比,又哪点弱了,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先不说人比人气死人的古话,如果孩子懂事后,让他知道父母的真实意思,也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谓“看人下米”的理论,倒是可以一用。孩子天生的素质、遗传的基因、生长的环境等等,都是综合造就一个孩子原因。父母能做的,就是尽人事的去抚养他,就是这个孩子得到的最大的爱。他的将来,由他自己去主宰,当他还是孩子时,就尊重他作为一个非完美个人的特点,在这个前提下,充满爱心的去看待他的一切强和弱。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止境是个好动的孩子,力气大,到任何地方玩都比较喜欢玩得比较疯,仿佛那样才过瘾。因此,玩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存在潜在危险的动作。如一些大孩子才能爬上去的器具、岩石、绳索,他基本都会“不知后果”的去尝试。
在他还小些的时候,或者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时,出于本能和谨慎,我总是站在离他两三步距离的地方,这样即使他失去平衡摔下来,我也有反应的时间和机会去接住他。慢慢的,我发现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很多动作他都能顺利做好,摔倒的概率很低,心自然就宽了一些,于是慢慢得不再离他那么近,由得他自己去玩。这样,我离开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逐渐过渡到只需远远的看见他,保证他在视线范围内即可,真有什么非去不可的情况才会走过去帮忙。
根据半年来的记忆统计,止境目前为止摔倒而至于有些小伤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五,这个意义上的摔伤也只是指一点皮毛伤,如擦伤、一点淤青,一点小伤口出点血。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甚至有一些防护的方法,因此,当孩子的“成功率”到达一定数据时,可以放手让孩子自由尝试。妈妈可以远远的观望和注视,让他多些尝试和冒险的空间和自由。如果一直在他身边,孩子自然会养成任何事情都有大人保护的依赖。
当然,让孩子冒险的前提是,大人自己要计算好危险的概率。如玩的地方是否基本安全,玩具器具离地面的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周围孩子的冲撞程度、是否有潜在的危险如马路、陌生人等等。止境玩的地方目前都是playground,地面一般是铺着软软的塑胶或是类似木屑的东西,器具高度最高有两米到三米,设计基本都是安全的,所以,只要孩子不是做特别冒险的动作,基本都没有问题。所以,用很低的受伤的概率去换取孩子勇敢尝试的性格,还是很值得的。
看过一些如此的妈妈们,她们确实很能放开,或者是因为生了两三个孩子而在热闹繁杂的养育孩子过程中养成的习惯,她们自己围坐在公园的桌子前,快乐的聊天、吃东西,然后,她们的一群群孩子则自在的在公园里,基本是想干什么干什么,孩子自己脱掉鞋袜,玩水,互相扔东西,不要谈自己摔倒的,就是打成一团,互相抢东西,有的孩子还哇哇直哭了,她们还是很淡定,慢腾腾的回头看看怎么了,如果是上面这些情况,她们也只是远远的“吼”几声了事,然后继续妈妈们的聊天。
初见,还是很难以接受。见得多了,觉着人家的心态和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国外家庭的孩子少有两个,多就四个五个六个甚至更多的也有,孩子们在家里就习惯了各种争抢、打斗,父母根本都顾不过来,有时就让他们自然发展了。所以,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比小心翼翼呵护着长大的孩子要独立很多,能力也强些,因为,他们已经生长在一个小社会里了,提前锻炼了。当人被置于一个“恶”的环境中时,潜力是更容易被激发的。
所以,千万别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吃点“苦头”,是可以让他们长大后少吃苦头的过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有一次,止境爬一个梯形向上的阶梯,他可以顺利的从下往上爬到顶,后来,当他第一尝试从上往下走时,因为他觉得身子往下倾,手往下挪,有些怕,因为是俯冲的角度,他的脚够不着下一个阶梯,当他走下一个阶梯后,他才发现自己没法接着往下走,而回去他又不敢转身了,于是就卡在中间了。他站在上面足足几分钟后,觉得无计可施,只有哭出声来求援。我听到哭声,大概估计了一下情况,并没有马上冲过去帮他,当作没听见,偶然抬头偷偷看看情况怎样。止境后来停了几分钟没有哭,后来又接着哭了。我才装作漫不经心的走过去,轻描淡写的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下不来,我就告诉他怎么做,“手往下挪,身子蹲下,脚往前探,就够着下一个阶梯了。”教的时候只是口授,并没有去扶住他,只让他照着我的方法做。止境很快就学会了,顺利下了那个阶梯。后来,他一个人来来回回的从上往下来回了好几次,算是掌握了这个“新能力”。孩子显然是产生了某种征服困难的成就感,并通过这种反复的来回来证实他的能耐,同时享受他的成就感。
当孩子有了“困难”时,我倾向于让他自己先想办法,再小的孩子都会有一定的思维,不要小看了孩子。让他有一个独立思维和克服困难的习惯,而不是一遇到一点麻烦就哭着叫大人。教给孩子方法时,也可以尝试让他自己想,大人提供一点提示。再想不出,就示范给他,但也不要手把手。再学不会,就只能手把手的教了。等他第一次掌握后,可以多鼓励他再做做,巩固所学。示教程度的不同,可以适合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情形。
后来,止境学会爬螺旋形和垂直型的阶梯时,都是自己摸索学会的。远远看去,止境也有很多次的失败,还有从上面掉下来,但我并没有上前,止境自己爬起来,挣扎着又上去了。
孩子终究有离开妈妈视线的第一次,他将会面临多少他暂且无法征服的困难,是无法预知的。那么,让孩子懂得凡事自己解决、勇敢尝试、享受成功的感觉,可以从小做起,哪怕从一个玩具开始。
永远不要忘记鼓励
这大概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积极鼓励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如灵药仙丹,会让一个人得到信心和勇气。
对于孩子来说,鼓励可以是在他胆怯时,也可以是在他不愿意尝试时,也可以是在失败后。对于孩子,言语和表情都可以夸张一些。就像幼儿园老师一般,说话都是戏剧色彩的,对于孩子来说,很奏效。
不过,还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当止境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的时候,我大概说简单的“good boy”“well done”等,语气一般。当他的进步是中等大小时,语气和用词就更进一步,如“太棒了”“真是太能干了”之类的;当确实是通过了很多的努力而达到了一定的目标时,就大声一些、加上鼓掌、亲亲脸颊等动作。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成就的大小的客观性,哪些是大“成就”,哪些是“小成就”。所以,一般时候,用普通语气的最多,最高程度的自然就会少些了,毕竟,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生活多是小事组成的。
鼓励还可以是一些小小的“激将法”,当然看不同的孩子而定了。止境有些偏爱表扬,他有种很渴望“做好”的劲,所以,当他遇到困难时,我就会若无其事的说:“这点小事怎么会做不到呢?”让他受点“刺激”,有时,可以奏效。同时,也等于“缩小”了困难的程度,让孩子增长克服它的信心,他会“以为”这真的是小困难,自然就更有信心去做了。
灌输“安全和危险”的概念
勇敢和鲁莽的界限其实很薄,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当你鼓励孩子 “勇敢”时,同时给他安全和危险的教育,是同等重要的。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全力鼓励,让孩子自由做各种尝试;当超过他能力范围时,可以适当鼓励,让他去尝试一些相对困难的事情。当远远超过他能力时,就属于“危险”的领域了,这时候,就是教给他危险和安全概念的时机。
中心公园有一处两米多高的攀岩墙,身高和年龄到了一定的孩子,自然可以很自由轻松的爬上去。止境观察了好几次后,竟然也去爬了。当然,他爬不上去,只能爬到两三个,就会掉下来。我想了一想,觉得即使我托着他爬了上去,他目前还是不能一个人爬上去。垂直的地方掉下来,损伤很难说。要说每次都要妈妈帮助爬上去,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于是,我就开始了“危险”教育,我告诉他,这个东西暂时你没法玩,等长大一些再去玩吧。如果觉得孩子听不太懂理论和说辞,就用示范法,我自己去爬一下,装作掉下来,然后摸着身上装作很痛,嘴上说着“痛”。孩子一下就明白了,还为了妈妈的“痛”,脸上的表情揪得紧紧的。经过这种形象化的方法,让他明白“危险”和“痛”之间的联系。
这招基本很管用,每次当孩子靠近危险时,如水池、马路、过高过险的地方,如果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去“闯”(这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特点),就先理论,再实践,最后再理论的给他一通灌输。慢慢的,孩子就积累了对“危险”的概念认知,知道了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哪些是不能玩的。
再有,当孩子还不太清楚时,可以陪着孩子去“经历”危险。止境喜欢跳,从各种不同高处的地方跳下来,摔倒也不在乎。因为平时都有妈妈陪在身边,以前是目测上去觉得他能行的地方,妈妈就不去管,让孩子尽情玩。后来小子的胆子越来越大,跳下的地方越来越险。为了让他明白一个高度的概念,我就陪着孩子一起站在一个他能跳的阶梯上,问他敢不敢跳,他说要跳,我就跟着他一起跳了一次;然后我把他带到更高的一阶梯,问他敢不敢,孩子不太懂,还是说敢。妈妈就夸张的说,“这个好高啊,跳下去一定会摔跤,摔跤了一定很疼”,然后自己装着跳下去,并装作摔倒很疼的样子,最后跟他强调“这个地方安全,那个地方不安全”等说教。这样,通过比较,孩子大概能懂一点高和低的概念,高和“危险”联系,低和“安全”联系这类简单的逻辑关系。
只有让孩子明白危险和安全的概念,记住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才是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和保护孩子。所以,随时随地跟孩子强调这些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勇敢不是鲁莽,勇敢是力所能及的去做好,力所不能及的可以尝试,但更要懂得回避和放弃,否则就是冒傻气了。
当然,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有家长看护,在幼儿园和学校有老师。但是,总有时候,孩子需要单独自处,这个时候,平时的训练会带给他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小伤小痛是学习的代价
从理论上说,对于疼痛的感觉,心理感觉起了不少的作用。为何有些人很怕疼,有些人就更耐疼,这会有感官方面的区别,但心理暗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孩子难免会有各种小伤小痛,无论是平时的摔爬滚打,还是生病时的各种难受。能让孩子正确对待这些伤痛,对他的心理和性格成长会很重要。
当孩子摔倒时,在能目测伤害不是很大的时候,即使孩子哭,也不要着急过去,鼓励他自己起来,当然,要说着“没事,自己起来”之类的话语,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忽略他。即使出了点血,或者鼓起一个包之类的,也不要显出你的着急。在语气上要“减轻”受伤的程度,我一般会说“没事啊,怎么妈妈什么都没看见呢”“身上沾了一点土而已”之类的话,因为孩子自己看不见自己的伤口,即使看见了,大人说话的“轻松”,也只会减轻他的心理负荷,如果大人自己紧张、着急,一惊一乍的说“啊,出血了”“肿起来一个大包”等,那只会暗示孩子“他受了很重的伤”,让孩子更加紧张脆弱,有害无益。
从平时养成“自己摔倒自己爬起”的习惯,孩子遇到小伤时,让他自己学着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大人不可能马上出现在你身边,当他知道了某个事实后,他会很“无奈”并“理智”的自己解决,如自己起来,或者干脆就算了。当孩子因为疼痛哭泣时,可以用其他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引起他新的兴趣让孩子学着“快快”忘记伤痛,不要纠缠着哭个不停,而一定要经过大人的百般安慰才行,这样容易让孩子娇气。这样一点点磨练,可以升高孩子对于疼痛的“耐点”。身体的忍耐能力增加了,精神上的强大再来慢慢磨练。如果是一般的摔倒,止境根本就不叫妈妈,自己躺十几秒,孩子大概也在做一些心理调整,想想还是自己起来吧,妈妈不会来的。当他真正大哭时,基本就是很疼了。但是疼痛一般都是如此,疼十几秒钟后会缓解,因此,当疼痛一缓解,孩子一下就忘记了,继续不知疲倦的玩。所谓的“伤疤还没好就忘了疼”。
对于孩子,还是要学着“舍得放手”。即使是心痛,也要忍住,不要放任自己的“母爱”或者“父爱”泛滥,孩子受点小伤小痛,其实不过是他漫漫人生路上的一点皮毛而已。让他学着正确面对伤痛,才是能让他一生受益的良方。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当孩子脱开我的手,走出他的每一次第一步时,孩子已经是一个能力和精神都合格的人,那也是我努力的目标。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30
首先,勇敢的优势,它能让人去帮助别人,敢于做出不同的尝试,会拥有更多的机会,这样勇敢的人就会比一般人更能认清自己的价值。其次,勇敢的劣势,它往往伴不可预知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人人自危的社会。我觉得,想要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的想法是一件好事,但是切记一定不能逞匹夫之勇,否则在这个社会你可能会被坑,或者会“死”的很难看。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成为勇敢的人,我认为,可以带孩子去爬山、去攀岩,这样做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其次,在社会层面上,可以带孩子去敬老院、去聋哑学校,让孩子感受世间的痛苦,可以磨练人的心智。
第2个回答  2019-04-30
我觉得很多事都靠父母去引导小孩的,例如,有一次我和小孩去游玩回来,回到家大家都很累啦。准备睡觉的时候,儿子说,妈妈,我害怕。晚上自己睡会不会有鬼呀?我没有正面回答他问题。我说,这个世界没有鬼的,你放心睡觉吧,如果有的话,你告诉妈妈,叫妈妈起床,妈妈帮你抓住他。还有妈妈给你一个小公仔那个小公仔会保护你的,这样你就不会害怕了。从那以后,我家小孩真的晚上睡觉从来都没怕过什么了。勇敢也需要慢慢积累的。小孩子不会一下子就很勇敢,都是经历了一些东西。才会勇敢。
第3个回答  2019-04-30
不要强迫孩子否认令他们感到害怕的事物及掩盖他们的恐惧感,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孩子感到你承认他们害怕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时候,他才会相信你对解除他的害怕所做的解释。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孩子关于某些事物的知识。如有的孩子害怕猫、狗等小动物,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这些动物的小故事,并告诉他们这些动物一般不会伤害人,但要学会与它相处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帮孩子增强安全感。
第4个回答  2019-04-30
先从家长自身做起,家长是宝宝学习的对象,所以家长平时就要勇敢的面对生活的压力,能够用良好的心态解决问题;家长要锻炼孩子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能过于溺爱,要充分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完成事情,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感受、解决问题,不要动不动就帮助孩子,或者批评孩子做的不好,要时常鼓励孩子才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