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什么意思?
谢谢了!!!!!!!

意思是:以期待那些朝廷派出的用来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出处:《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

原文节选: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

译文:我听了(蒋氏的诉说)越听越悲伤。孔子说:“严苛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的毒害更厉害呢!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

扩展资料

内容结构上,作者以“蛇”为线索,步步深入地展开文字。全文以蛇开篇,至蛇收束,其中按照产蛇、募蛇、捕蛇,到捕蛇者、捕蛇者说的顺序步步递进,最后得出结论。虽然题为“捕蛇者说”,却不径从蒋氏叙起,而从“永州之野产异蛇”下笔。

写蛇,饰之以“异”,使人醒目动心,便于为下文决口导流。写蛇之“异”,由外及内,从形到质。写性之异,一为有剧毒:“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尽死” 、“无御”极言蛇毒之烈。一为大利:可以去毒疗疮治病。

写性异,分出相对立的大毒大利两支,再以“赋”将这两支纽结起来。因有大利,才会造成“太医以王命聚之”。蛇能治病,为医家所重,为太医所重,更见其功效之大。

正因为被皇家的医官重视,才会“以王命聚之” 。“王命聚之”,不仅说明蛇有大用,也反映了蛇有剧毒,一般地求之不得,买之不能,非以最高权力的“王命”不可。

可是,虽令出于帝王,也不过“岁赋其二”,仍然不容易得到,这更显示了人们害怕毒蛇的程度。正因为皇家既要蛇,又不易得到蛇,才迫使官府采取“当其租入”的办法。

租,是王室赖以活命之本;蛇,乃王室借以保命之物。纳租,属于王事;征蛇,出于王命。由于蛇和租在王家的利益上一致,这才出现了“ 当其租入”的措施,将两种本来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结起来。这一联结,也就为永州人冒死捕蛇埋上了伏线,为将蛇毒与赋毒比较立下了伏笔。

由异蛇引出异事,由异事导出异理——由蛇写到捕蛇,由捕蛇者写到捕蛇者说,先事后理,因前果后,脉络清晰,层层递进。作者以“蛇毒”为陪衬,通过反复对比揭示主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捕蛇者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1
出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连词,表目的,用来。
俟,等待,这里有“希望”的意思。
夫,指示代词,那。
观人风者,考察民情的人。人风,即民风。唐朝为避唐太宗李世民 的讳,“民”字改用“人”字
焉,代词,它,指《捕蛇者说》这篇文章。

译文:以等待那些考察民风的人知道看到它。意思是希望唐王朝最高统治者能知道这种情况。

参考资料:http://www.edudo.com/ziyuan1/uploadfile/0702/200722221113.asp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14
具:……的原因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室”意为:汉王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处险要。
第3个回答  2019-06-03
代词,楼上两个比复制粘贴别人问一个字,就你们逼话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