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又占领了镇江、扬州,其声势浩大,士气旺盛,可是这时的形势却不稳固。清军在南京、扬州城外扎下了江南、江北大营,另有大军不断向南京一带集结。这个时候,东王杨秀清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将太平军兵力一分为三,分别去北伐、西征和守卫江南。
北伐的战略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直捣黄龙占领北京,推翻清朝统治。杨秀清给北伐的命令是:“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夺地,靡时日。”这道命令的意思是:北伐军要尽量走小路,直扑北京,不要贪图攻城夺地,避免浪费时日。
为此,杨秀清从太平军中挑选了最为精锐的2万人去执行这次任务,其中两广的老战士达3000余人,这些人是跟着洪秀全一路走过来的,既忠诚、勇敢、善战,,又是太平军的中坚力量。这支北伐军由太平军中最骁勇的战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远率领,他们三人都是太平天国的丞相,仅次于诸王。可以说,杨秀清对这次北伐是相当重视的。
所谓的西征,是要求太平军沿着长江向西进军,把来时的路线逆着重新走一遍。不同的是,不再如浮云一样飘过,而是要攻城据守,设官安民,建立政权。太平军西征的战略目的是夺取长江中游地区,免除清军顺江而下攻打南京的危险,保证太平天国的粮食供应。杨秀清等人对西征很有信心,因为整体实力远远超过清军,并派出副丞相赖汉英率军西征。
太平军剩下的军队用来保卫南京,对付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可是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心生疑窦,西征和守卫南京这两件大事合情合理,可为何却只派出了2万的部队去北伐呢?要知道,北京那可是清朝的心脏,区区2万人能胜任吗?
按照正常的战略思维应该是这样的,太平军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眼下的威胁,即集中兵力消灭江南和江北大营的清军,然后依托南京、扬州、镇江等富庶的城市,建立根据地,积聚力量再出师北伐。
当然了,当时出兵北伐也算不上是下策。可是要想打到北京,驱逐清朝贵族,2万兵力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南京离京城大约有1000公里路程,中间还有隔着条黄河。让2万没有后勤保障的北伐军去夺取北京,成功的概率实在不高。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2万北伐军还挺能打,一路杀到了天津。如果太平军当时集中大部兵力北伐,那么成功的概率还真的很大,曾国藩能不能组织起湘军实在难说。要知道,太平军不是被八旗、绿营兵击败,而是被湘军打败的。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总人数为50多万人,其实真正能征战的军队只有10万人。如果把北伐的2万精锐用于攻打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向长江下游发展,这无疑是最好的选项。
可是,向来知兵的杨秀清还是做了。后来,北伐军失败,并且十分惨烈,派出去的精锐部队连同林凤祥、李开芳、吉文远等人再也没有回来,这次失败对太平军的打击很大,杨秀清派兵北伐被李秀成认为是太平天国“十大误”之首。
杨秀清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与太平天国建都紧密相连。其实,在定都问题上,洪秀全主张进军河南然后直扑北京,可杨秀清却主张定都南京。他的想法十分明确,就是以南京为根本,然后派出军队,向南、北袭扰,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太平军至少可以保住黄河以南的地区,关键是保住南京。
也就是说,2万北伐军派出去,只是杨秀清的一种尝试,是一种战术,而非战略。北伐军能取胜固然是好,如果失败也不至于伤了太平军的根本。所以杨秀清一面要北伐,一方面又仅仅派出2万人的军队。
在北伐一事上,杨秀清这个烧炭工出身的小人物,暴露出自己的局限性,他没有摆脱小富即安的心理。包括洪秀全在内,他们都没有坚决推翻清朝统治的雄心壮志,当他们进入南京城之后,享乐主义就把他们的脚步紧紧束缚了,他们失去了雄心,而他们本来是有机会夺取天下的。
而对于清政府来说,杨秀清等人的这种心理给了他们喘息的良机,他们调动所有资源,用于扑灭太平天国这把大火。于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便出现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就已显示出败局。